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世界献血者日 让我们走到商丘市无偿献血英雄的身边
1
11 1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世界献血者日 让我们走到商丘市无偿献血英雄的身边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王峰娟  文/图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是2022年《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修订后新增的奖项,于2023年首次颁发,授予累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3次以上者。商丘市共申报135名无偿献血者,感谢他们为商丘市无偿献血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世界献血者日是每年的6月14日。在今年的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一起走到这些无偿献血英雄的身边,了解他们的献血经历和心路。

王宝玉用善行写下爱心

   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公益事业。每位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通过无偿献血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王宝玉,就是无偿献血者中的一员,他用鲜血传递爱心,用善行诠释奉献。
    谈及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的情景,王宝玉记忆犹新。1985年,王宝玉还在北京服兵役,部队为了缓解医院血源紧缺的问题,宣传和号召士兵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得知消息后,王宝玉便义不容辞地参与了无偿献血。
    后来,在一场战斗中,王宝玉的战友负伤急需用血,但医院已无备用血源。当得知战友的血型和自己的血型相符时,王宝玉立即卷起袖子,为战友捐献血液。
    从那时起,王宝玉就是无偿献血的积极分子,只要有无偿献血需要,他就积极参与其中。1994年,王宝玉转业到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虽然已脱下绿军装,但是王宝玉继续用无偿献血诠释着心中这份“绿色情缘”。
    无偿献血是一件很容易做到但不容易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同一件好事。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王宝玉不仅按时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还积极参与市中心血站组织开展的宣传活动,给大家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在王宝玉的鼓励下,他的家人和同事也纷纷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血液是生命之源,无偿献血不仅给予他人一线生的希望,更是一份爱的传递。王宝玉说,他将继续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范军峰托起更多生命的希望

   如果让你坐在凳子上伸直手臂献血一个半小时,且几乎不能移动,你能坚持多久?如果让你1个月左右献一次血小板,坚持10多年,你能否做到?范军峰做到了!
    2002年,范军峰18岁,他认为自己应该送给自己一份“成人礼”。于是,带着满腔热情,范军峰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第一次无偿献血后不久,范军峰就当兵入伍,去了石家庄。虽然去了外地,但是范军峰并没有停止奉献爱心。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部队附近的献血屋无偿献血。
    2004年,范军峰退伍回到商丘。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依然到献血屋捐献血小板。后来,范军峰成为商丘市卫生健康委的一名普通职工。作为卫生健康系统中的一员,范军峰深知血液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职业的责任感让范军峰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除了无偿献血者,范军峰又多了一个身份——一位“移动”的无偿献血宣传员、志愿者。在范军峰的影响下,他父母和妻子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反对到现在的理解和支持,他身边许多朋友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者,只要身体允许,只要符合条件,我就不会停止奉献爱心,我会把这项公益事业进行到底。”范军峰说,他会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让更多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托起更多生命的希望。

董秋军奉献中蕴含人间大爱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次挽起衣袖,全凭一腔热血、一颗爱心,只为简单的4个字——献血助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为救助他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他们凭着毅力与坚持,为众多患者续写生命的篇章。
    董秋军的献血之路和他的工作经历有关。因为从事交通运输,目睹的交通意外和紧急救助要比平常人多得多,所以董秋军深知血液对于挽救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另外一件事的发生,则成为董秋军义无反顾走上无偿献血之路的重要契机。多年前的一天,董秋军偶然得知他的一个朋友家中发生不幸,大家商量着要去探望。因为和这个朋友关系较好,所以董秋军就问了几句,得知朋友的妻子是因为难产大出血而意外去世。如果当时有足够的血液,也许结果就会有所不同。看着悲伤的朋友,董秋军突然想到如果自己捐献出去的血液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拯救一个绝望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终于,董秋军鼓起勇气走进了市中心血站,开始了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董秋军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生命之重重于天,爱心之重重于心”。正是有像董秋军一样默默奉献着爱心与热血的无偿献血者,我们才知道他们的无私奉献中蕴含着的人间大爱……

张建廷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

   无偿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其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意义不言而喻。
    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会用于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和各种血液病患者的救治。由于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者用其他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因此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患者,拯救了他们的生命。
    作为一名治学严谨的老师,张建廷看到市中心血站发放的无偿献血宣传页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从2005年至今,张建廷始终坚持无偿献血。同时,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张建廷还积极号召家人参与无偿献血。她以自己的经历时刻感召、教育和引导着学生、家长参与无偿献血。
    张建廷拥有宽容大度的心态,因为她觉得施比受更让人幸福。她很乐意“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
    张建廷说,无偿献血让她在奉献中收获了快乐。通过行善事让别人得到快乐,得到帮助的人体会到被帮助的快乐后,也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寻找快乐,善行就得到了传递。善行的传递会使社会公众的善心不断充实和弘扬,社会公众的善心弘扬会让物质和精神的善行变成我们的文化和信仰,形成社会大善而代代传承。

刘小龙用热血架起生命的桥梁

   当一袋袋饱含爱心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时,你可曾知道这生命之源的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真情与奉献?
    刘小龙开始献血是因为偶然在街头听到有人在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在得知献血不仅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还能对身体有好处后,刘小龙便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一路走来,风雨无阻,刘小龙坚持无偿献血的这一行为让身边很多人不解,但他常用一句话来解释:“无偿献血就是抬抬胳膊、举举手就能拯救他人生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刘小龙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和意义,他经常动员自己的同事、朋友一起去无偿献血。他的很多朋友陆续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热血是架在生命间的桥梁。正是因为这些像刘小龙一样的无偿献血者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世界才变得越来越好。
    近日,刘小龙又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捐献完成后,他心情十分愉悦,坚定地说,今后的路还很长,自己要发挥好表率作用,现身说法鼓舞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一起奉献爱心、挽救生命。

 

李业中无偿献血是一份爱的传递

   无偿献血归根结底是一种善举,它不同于一般的捐款捐物。每一份捐献出去的血液都可能拯救一个生命,为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还有什么比无偿献血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慷慨无私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业中已经记不清自己第一次无偿献血的场景了,只是模糊记得自己是从市中心血站的宣传活动中了解到无偿献血知识,知道无偿献血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拯救生命,还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质量,有益于身体健康。
    于是,李业中克服了畏惧心理,开始参与无偿献血。李业中的无偿献血路能够坚持这么久,是因为他把无偿献血当成了一种光荣的使命。
    从一开始无偿献血,李业中就坚定信念,要把无偿献血这件事踏踏实实做好。因此,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无偿献血,即使身处外地,也会找机会去当地的采血点无偿献血。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把这件好事一直做下去。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李业中的身边人被他的事迹打动,开始纷纷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血液是生命之源,无偿献血不仅会给予他人生的希望,更是一份爱的传递。李业中说,自己将继续坚持参与无偿献血。

刘爱民付出是人生的另一种意义

   也许人穷极一生,也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若将一件小事坚持下去,就会铸就伟大。
    他是一名老献血者,20多年漫漫献血路,一摞摞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记录着他的无私大爱;他对无偿献血的那种执着,让无数人称赞。
    20多年前,刘爱民在街边看到无偿献血车,怀着好奇的心走上前去。他没想到这无心之举会成为他无偿献血生涯的起点,让他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有人问刘爱民:“为什么无偿献血能坚持这么久?”刘爱民总是笑着说:“无偿献血不仅能帮助别人,而且对自己的身体有益,这多好啊!”
    正是由于这种博爱、宽容的心态,刘爱民这么多年不仅坚持无偿献血,还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并鼓励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我在参与无偿献血的活动中体会和感受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意义。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能帮到一个人,我的付出就有意义。一想到一个生命可能会因此得以延续,我就无比满足与欣慰。”刘爱民如是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