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让沟通成为一种照护方法 |
|
□郑亚丽 在病房的角落,有一位老太太,罹患糖尿病多年,疾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行动能力。然而,在老太太身边只有女儿张女士陪在身边,张女士的付出与辛劳,我们都看在眼里。 然而,每次我去为老太太做护理时,总会遇到一些阻力。张女士的态度不友好。我给老太太测量体温,张女士会说“用不着”;我给老太太做会阴部护理时,张女士会说“别来这一套”。张女士的语气中透露出疲惫和无奈,仿佛是在向我们诉说着她的艰辛和苦楚。 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选择放弃。我明白,张女士之所以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她对我们护士有敌意,而是由于她肩上的担子太重,让她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于是,我决定找一个契机与她深入沟通。 一天中午,我看到张女士疲惫地坐在病床上,还不时地抹眼泪。于是,我端起一杯热水就走了过去,轻声问:“张姐,您怎么啦?” 张女士说:“我在来的路上把饭撒了,我妈没饭吃了。想到我还要再去做一份饭,我就难受得想哭。我真的太累了。” 听到张女士的话,看着她憔悴的样子,我特别心疼。刚好,我的午餐是一份减脂餐,这份餐食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吃,便毫不犹豫地对张女士说:“张姐,我这里刚好有一份低盐低脂的饭,您母亲可以吃。”说完,我就去拿饭。 张女士连忙摆手:“这不合适。我妈吃了,您吃什么呀?”我赶忙说:“没关系的,我可以吃别的,如果不嫌弃的话,就吃我这一份吧!” 张女士听到这里,一直犹豫推辞,但是我再三坚持要她收下这份心意。张女士最终不再推辞,慢慢地打开了心扉。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张女士的家庭情况,处于离异状态,独自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她白天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中午还要匆忙赶回家为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做饭,下午再回到医院为母亲喂饭。张女士的生活被责任和忙碌填满。 张女士沉默了一会儿,眼眶微微泛红地说:“我真的很累,每天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还要照顾女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有人能理解我,我也怕我妈突然出事。我无法承受后果。” 听到这里,我的眼眶也红了,我温和地说:“张姐,我们知道您照顾母亲很辛苦,但我们的工作也是为了让老人家尽快康复。有时候,专业的检查能更早地发现潜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帮助您照顾老人家。您可以放心地去照顾女儿,我们会在这里守护着老人家。” 张女士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真的吗?你们会帮我照顾我妈?” 我微笑着点头:“当然,我们是一支团队,会一起为老人家提供最好的护理,帮助她尽快好起来。” 张女士说:“嗯,我明白,以后我们会好好配合的,太感谢你们了。” 我接着说:“对了,您可以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您母亲的事情,这样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她,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这样也能让老人家更舒服点儿。” 张女士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其实我妈以前是个很喜欢唱歌的人,但是现在由于身体原因,她再也唱不了歌了。我有时候会让她听听音乐,但她总是说听不清。” 我点点头:“那我们可以试试用更大的音量播放她喜欢的歌曲,让她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张女士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妈一定会很高兴的。”听到这里,我便打开手机放起了一首《是妈妈是女儿》,音乐慢慢响起来。张女士和母亲手拉着手,眼里都含着泪。这一幕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张女士再也不排斥我们的检查和护理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主动承担起了更多的护理工作,与张女士和她母亲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每当她忙于其他事情时,我都会主动照顾老太太。而张女士也会向我分享她母亲的故事和喜好,让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老太太,并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一天下午,张女士在喂完母亲吃饭后,来到我面前,手中拿着自己亲手做的点心:“谢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和帮助,让我能够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些是我特意为您准备的,希望您喜欢。” 我接过点心,心中充满了感动:“张姐,心意我们收到了。我也会继续努力,为您母亲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太太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下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张女士,也由于有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张女士告诉我们,她感觉像是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感超越言语,深沉而温暖,那便是母女之间的爱,是母女之间那份默契和理解,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宝贵的记忆。而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可以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份爱,如同阳光般温暖,温暖着患者和家属。 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叙事护理的力量。通过沟通,理解患者家属的内心世界和困境,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护理服务。同时,这种沟通方式也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温暖。 (作者供职于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