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诺如病毒感染的诊疗与预防 |
|
诺如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传播风险。诺如病毒可分为 5个基因型,分别是GⅠ、GⅡ、GⅢ、GⅣ及GⅤ。其中,GⅠ、GⅡ、GⅣ可感染人类,其中GⅡ型诺如病毒传播较为广泛,是导致绝大多数急性胃肠炎暴发性疫情的主要原因。 人体一旦感染诺如病毒,潜伏期通常在24小时~48小时,约有1/3的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来说,大多起病很急,腹痛和恶心往往是首发症状,多数患者还会出现呕吐,并且可能伴有腹泻,每天可达4次~8次,大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量中等且无血便。需要注意的是,诺如病毒主要存活于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中,很容易造成人类感染性腹泻。 常见病因 粪-口途径传播 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们可能因为没有较好的卫生习惯,在处理粪便后未正确洗手,又去接触食物或其他物品,从而增加了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 污染食物 经常吃不卫生的食物易受诺如病毒感染,如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被污染的海产品等。据统计,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蔬菜、水果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原因。 污染水源 水中细菌和病菌含量多,受到诺如病毒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被污染的桶装水、自来水,以及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都可能导致传染。 亲密接触病毒携带者也可能被传染 亲密接触病毒携带者也是感染诺如病毒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粪便等,都可能引发感染。此外,在一些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由于人员接触频繁,一旦有诺如病毒感染者,很容易传染给其他人。 临床特点 症状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在潜伏期通常没有特殊表现,一旦发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其中,婴幼儿感染诺如病毒时呕吐症状较为严重,成年人则以腹泻较为常见。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的粪便一般呈水样便,常伴随腹痛。感染诺如病毒的成年人24小时内可腹泻4次~8次,常表现为水样便,不伴黏液、脓血;婴幼儿感染后,可能频繁呕吐,无论是进食状态还是空腹状态下都可能发生呕吐。 病情发展 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由于腹泻和呕吐,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表现为精神不振、口干、皮肤干燥、乏力、少尿等症状。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多见于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无力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具有自愈性,一般情况下不用特殊治疗,多数感染者在1天~3天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如果出现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时,需要遵医嘱口服补液盐水或静脉补液。 诊断思路 电子显微镜检查 采集患者的粪便,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检查和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诺如病毒的颗粒形态,从而确定是否感染诺如病毒。但是,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且对设备要求较高,由于诺如病毒在粪便中的含量可能较低,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上应用相对较少。 病原学检查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测试,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录PCR来检测患者排泄物中诺如病毒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扩增诺如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感染诺如病毒。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诺如病毒感染的诊断中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 抗原抗体检测 诺如病毒抗原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ELISA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患者排泄物中的诺如病毒。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检测速度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同时,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时,有助于诺如病毒感染的诊断。但是,需要注意抗原检测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血常规 诺如病毒感染时,尿常规一般没有明显异常,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血常规检查结果有助于对诺如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进行鉴别,但是血常规检查不具有特异性。在临床诊断中,血常规检查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感染诺如病毒。 便常规 诺如病毒感染时,便常规多数无异常。该结果有助于对诺如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进行鉴别。便常规检查可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的可能性,为诺如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病原体培养 粪便或呕吐物中如果培养出诺如病毒,可以明确诊断。但是,诺如病毒培养难度较大,培养时间较长,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进行病原体培养。 治疗方法 补液治疗 防止脱水,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人体体液平衡。 诺如病毒感染后,患者常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脱水。因此,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轻度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患者,可以使用米汤加盐、糖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的方式进行补液。口服补液安全且起效快,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温开水、果汁,以及汤类等补充水分。比如,青菜汤、西红柿汤、蛋花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患者呕吐非常严重,且无法自行进食,需要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可以应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必要时可以加一些其他辅助治疗成分,以确保患者的体液平衡。 对症治疗 若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等相关药物。 对于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患者可使用止泻剂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等。蒙脱石散能有效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轻腹泻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氧氯普胺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两三天即可自愈,但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隔离处理 及时隔离,避免外出,做好消毒工作,降低感染风险。 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及时隔离患者非常重要。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同时做好消杀工作。患者应单独处于一个房间,保持门窗通风,尽量不与其他人共用房间。患者要做好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接触他人时尽量使用纸巾或手帕遮住口鼻等。隔离房间内的物品表面需要经常消毒处理,可使用酒精或含氯的消毒剂等杀灭病毒。如果家中有诺如病毒感染者,其他人应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如果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诺如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因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至关重要。不饮用生水,确保饮用水经过消毒处理。比如,可将水煮沸后饮用,因为诺如病毒无法耐受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在选择食物方面,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贝类海产品等。据统计,牡蛎等贝类海产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食用前应确保彻底煮熟,以降低感染风险。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时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可以有效去除手上沾染的诺如病毒,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诺如病毒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应及时清理消毒:当发现诺如病毒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时,应立即进行清理消毒。首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5000毫克/升~10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然后对地面进行彻底消毒。对于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以用5000毫克/升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以再次使用。 不吃不洁食物:避免食用来源不明、卫生状况不明的食物。在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渠道,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通风、消毒 通风:诺如病毒具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需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10分钟~15分钟。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诺如病毒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消毒:除了通风以外,人们还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表面等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对于高频率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扶手、水龙头、饮水机按钮、玩具等,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可使用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进行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30分钟,而后用清水擦拭或清洗干净。 宣传防控知识 利用各种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向居民宣传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让大家了解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可以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 对诺如病毒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 对于诺如病毒感染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如隐性感染者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2小时内及临床病例急性期至症状全部消失后72小时内,应进行隔离。隔离期间,患者应单独处于一个房间,保持门窗通风,尽量不与其他人共用房间。患者要做好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接触他人时尽量使用纸巾或手帕遮住口鼻等。 对发现感染病例的环境进行全面消毒 当发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时,应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对学校、养老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要加强消毒工作。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对于患者用过的餐饮具、水杯、手接触的物品表面等,要重点进行消毒。 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如食堂餐具消毒等。食堂餐具应使用高温消毒法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餐具的卫生安全。同时,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对桶装水、自来水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