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医共体建设中的信息化支撑
医务人员也要注意家庭消防安全
浅谈传统中医的“功能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构医学”
统计学在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
1
11 1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共体建设中的信息化支撑
 

核心提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重塑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2019年8月新安县被确定为洛阳市唯一的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服务理念,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工具,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缓解“急难愁盼”问题,成功打造了管理统一、服务同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安数字健康共同体”,真正让老百姓在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以信息化为抓手
全力推进“数智赋能”行动
    建设县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政务外网搭建县域卫生健康专网,升级改造324家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县域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效率,为政府监管和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顶层设计明方向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县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8次,出台工作方案等文件6个;成立县域卫生健康信息中心,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市三甲医院建立业务协作,引入优质信息化服务团队,畅通信息化专家咨询机制,为县域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应用提供了坚强保障。
    科学布局强规划 借助卫生健康专网的优势,加快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步伐,围绕健康惠民、协同联动、监管评价等三大体系建设标准,建成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慢性病管理、远程门诊等七大共享中心,把4家县级公立医院、12家镇卫生院和308个村卫生室的医技检查、临床诊疗、慢性病管理等数据进行有效串联,真正实现了医共体信息数据“一套库”共享和“一平台”管理。
    加大投入力度促融合 投入5000余万元,实现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之间的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EMR(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互联互通;投入1.2亿元为县、镇医疗卫生机构配备9台CT(计算机层析成像)(其中县直医院4台、镇卫生院5台)、16台DR(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20台彩超、180台移动心电图机和306台健康一体机;投入300余万元,建设120急诊信息平台和7个急救站点,真正实现了医共体信息资源“一朵云”存储和“一张网”运行。
    数字塑形更标准 以健康档案为基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将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住院、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等医疗数据全部纳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管理;按照《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全省率先完成区域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应用效果等“四个标准化”建设任务,2024年10月10日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现场测评和查验。
以信息化为工具
全面推动“医管同质”速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形势下的医共体改革不仅要让群众获益,也要让医务人员受到激励,通过信息化工程推进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全民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强化内部资源管理 通过区域医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人、财、物统一协同智慧化管理,实现院内业务系统与运营系统整合;对疾病发病率、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等数据进行多维度运算和动态化分析,将各项关键指标转换为可视化的量化数据,实现了“一码进入、一屏通看”,为领导决策和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提供支撑。
    提升医院管理效能 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质控、交换体系,每月印发《新安县医共体运行指标分析简报》,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收入结构、药占比、三级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患者满意度等各项重要指标进行横向对比,让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能够及时掌握相关数据,并将重点指标纳入医共体绩效考核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之间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
    提高公卫服务质量 患者在县域内324家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可以实时调阅基本公共卫生和既往诊疗信息,接诊医师均可在线为居民提供档案更新、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实现“新安家医”小程序与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对接,乡村医生可使用手机随时随地为居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也可以使用“新安家医”小程序或者“健康新安”微信公众号实时查询本人的健康档案、随访、签约、就诊、住院等信息。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起到了监管作用,避免了“假随访”现象的发生。
    优化患者就医流程 “健康新安”微信公众号,开通诊间支付、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床旁结算、家庭病床、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7+N”便民服务项目,实现居民就诊预约挂号、检查检验信息查询、费用缴纳、健康教育、病历复印等服务全流程线上进行。2024年1月~9月受益群众达13万人次;依托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现状和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及时正确引导群众有序、便捷和就近就医。
以信息化为支撑
真正实现“安心就医”目标
    不断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 医共体牵头医院率先通过A级急救站验收,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等五大急诊急救中心持续高效运行,肿瘤、重症、疼痛、介入、静脉栓塞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全覆盖;积极做好中医传承,完成全省首批“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培养“西学中”人才68名。2024年1月~8月,县域就诊率84.98%,卫生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3%,出院人数增长20%,受理急救信息3.1万次,救治病人6000余人,急危重症患者就近就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持续强化县域同质化管理 通过医共体总医院心电、影像等七大共享中心,实现县域内检查基层化、诊断集中化、诊疗同质化,累计出具各类报告68万份,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开展涵盖“文化建设、医疗质量、6S管理”等10个维度的同质化“1体系”质控管理,开通“新安县医共体”微信公众号,为居民提供门诊、住院、传染病防控等6类38项卫生健康服务,目前粉丝数量超12万,日浏览量超2.1万,官方抖音号推送视频单条浏览量超100万次。
    着力推进镇村急救体系建设 通过培训上门、指导上门、设备上门、药品上门、质控上门的“五上门”服务,在12家卫生院全面完成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单元建设工作,已完成村胸痛、卒中救治哨点评审验收211个,为县域15分钟黄金急救圈奠定坚实基础。自三大救治单元运行以来,已成功开展心肌梗死溶栓17例,脑血管卒中溶栓123例,总数位居洛阳市第一名、全省前列,DNT时间最短13分钟,抢救成功率提高10个百分点。
    有效促进县域医防有机融合 新安县医共体慢性病管理中心在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指导下,在镇、村两级投放血压血糖一体化监测仪380台,将血压血糖首诊监测对象由35岁调整到20岁,对确诊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六类慢性病患者使用红、黄、绿标识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县、镇、村“六病”责任医师管理制。2024年1月~9月,开设健康教育小课堂270期,完成健康巡讲103场,受益居民4500余人,发放居民健康存折2.6万余份,通过积分兑换发放礼品2000余份,新安县健康存折“积分制”服务模式得到河南省委改革办充分肯定。目前,正接受规范化管理慢性病患者11.7万人,其中,高血压病7.2万人,糖尿病3.4万人。
    持续推进区域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是当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一步,新安县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化数字化转型进程,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合理配置县域优质医疗资源,在县、镇、村医疗卫生服务“同城、同质、同效”的基础上,让群众就医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为县域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稿件由河南省新安县卫生健康委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