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医共体建设中的信息化支撑
医务人员也要注意家庭消防安全
浅谈传统中医的“功能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构医学”
统计学在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
1
11 1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谈传统中医的“功能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构医学”
 

□刘玉峰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医疗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医学体系,是由医学实践总结而形成的医学科学,通过正常人及患者的表现逐步积累,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即“天人相应”“四季变化”“东、西、南、北,高山平原地理特点”、种族特点、饮食特点等总结而形成。除了丰富且影响最大的汉族传统医学理论外,还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传统医学。
在《黄帝内经》中,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在地球上生存,人体是脱离不了环境。因此,人体也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主要是从解剖学起源,通过解剖了解人体总体结构,进而定位各器官、组织,研究其“正常”与“疾病”状态的特点……发展至今,研究至蛋白、分子水平,总体是由“结构到功能”的研究路径,可简称“结构医学”。而中医,是通过实践,得出功能,再到结构的医学,可称之为“功能医学”。
中医的各系统“脏腑”“五脏六腑”及人体功能的实现,不同于西医的心、肝、脾、肺、肾、脑等。
中医的“心”:非西医存在于胸腔中的“心脏”实体,是循环系统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藏神,起着主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心主神明”,是指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那么中医的“心”除了主血液循环,还与精神活动等相关,体现的是“心”的功能性。
中医的“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的功能。除了呼吸以外,上参与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即参与体内的水的平衡调节。实际上,人的呼吸活动,空气中含有水分,而呼出气体中也含有水分,所以肺是参与了体内水平衡调节的。朝百脉,主治节;肺具有辅助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呼吸及全身的气、血、津液的机能。
中医的“肝”:肝主疏泄,所谓疏泄即维持身体血液及体液的运行,促进脾胃升降(消化功能)、胆汁的排泄;此外还调节情志使精神愉悦,协调肾之藏精来促进生殖机能。肝生血和藏血,是指产生血液、储藏血液、防止出血的功能。肝主筋,是指肝还参与了四肢功能。
中医的“脾”:主统血、消化吸收、运化水湿、主升清降浊的能力。中医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生血、造血、统血;而且参与消化、调节着全身的水液代谢,将水湿排出体外等功能,而西医的脾脏是一个免疫造血器官。实际上脾脏对血液成分也起到过滤和净化作用。
中医的“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也非现代医学的“肾脏”。
中医的“脑”:《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两精相搏,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神明之所出,又称“元神之府”。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
中医有关精神等方面,“七情六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各脏器均参与了现代医学的“脑的功能”。
此外,中医认为,奇恒之腑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各具功能。中医视人体为整体,人体的各项功能实现是由整体参与的。通过观察各脏腑功能,形成了各系统功能,各系统功能也是有各脏器功能以主(君)、辅(臣)、再辅助(佐、使)而形成。
中医疾病理论是建立在“阴阳平衡理论”基础上,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状态,功能失衡即“病态”。严格地说中医没有“疾病”,只有功能失调出现的“症”。中医的“病”是各种失调的总称。中医传统书籍虽然以病命名,如温病论等,有“病”这个字,但在描述“疾病状态”,仍然是症状而实施辨证施治,没有西医的现代病名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在治疗上,中医药方“君、臣、佐、使”,则以调整某一个脏腑功能为主,以其他参与该功能脏器为辅等的综合治疗模式。实际上,现代的“结构医学”很多研究结果证实了中医脏腑的功能。
总体而言,中医是由功能到结构的医学科学,其结构以功能为主次而划定,可简称为“功能医学”;西医则是以解剖为基础至分析到各种物质结构功能的医学,简称“结构医学”。
“功能医学”和“结构医学”简单把中西医分类,再用“结构医学”的功能机制分析中医“功能医学”的内涵。利用临床或动物模型实验,或理论分析“功能医学”的医学功能原理,将能更好地把中西医理论和实践体系结合起来,实现中医药发展的“十三五规划”,造福于人类。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