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强 刘 立 华成飞 文/图
头颈部动脉夹层(CcAD)是指颈部或颅内动脉内膜损伤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使血管壁各层分离,进而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夹层动脉瘤。CcAD是导致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发生的位置,CcAD可分为颅内动脉夹层(IAD)和颈部动脉夹层(CAD)。根据受累动脉不同,CAD主要分为颈内动脉夹层(ICAD)和椎动脉夹层(VAD)。 在急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中,若遇到CcAD,如何正确识别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快速恢复脑灌注、挽救大脑的关键。
临床症状
CcAD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疼痛 CcAD可导致局部疼痛。疼痛的部位根据夹层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部疼痛和(或)头痛,约有53%的CcAD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 IAD多伴有头痛,颈部疼痛相对少见;而CAD头痛及颈部疼痛均可出现。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的夹层引起的头痛多累及颞部,其次为额部,也会累及颈部及眼眶;颈项部及后枕部疼痛则多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 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尽相同,抽痛、刺痛或搏动性疼痛均可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和前循环相比,疼痛发生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均更高。有的VAD患者还可伴有畏声、畏光等症状。若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更为剧烈,部分患者会伴有搏动性耳鸣。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其他病因所致的脑血管病的症状无差异。累及前循环者可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感觉减退、口角歪斜等缺血症状。累及后循环者可出现眩晕、耳鸣、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缺血症状通常出现在头颈部疼痛后的数分钟至数周。与ICAD相比,VAD更易发生缺血事件。VAD的颅内段病变与颅外段病变相比,更容易引起缺血事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此外,初次发病的CAD患者比复发者更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当VAD累及脊髓供血动脉时,根据受累部位,可出现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等脊髓缺血症状。 其他症状 颈神经根性疼痛、搏动性耳鸣等是CcAD相对少见的症状。搏动性耳鸣多见于外伤导致的CcAD。VAD可压迫颈神经根,从而引起颈部、肩部及单侧肢体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等。
影像特点
CcAD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观察到的血管狭窄、壁内血肿等征象。CcAD的辅助检查包括头颈部动脉超声检查、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此外,影像学检查还能够发现CcAD引起的继发改变,如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形成及动脉狭窄、闭塞等。 CcAD具有以下典型的影像特点: 1.动脉偏心性狭窄伴外管径扩张或长丝状、不规则狭窄,或血管串珠样改变、阶段性狭窄。 2.具有双腔征、壁内血肿、内膜瓣、火焰征(鼠尾征)、形态学快速改变等。 3.非分支血管的核形或不规则瘤样扩张。 对于影像学上有血管串珠样改变、双腔征、内膜瓣等典型表现的CcAD,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检查、MRA检查或DSA检查均可单独确诊。而对于有非特异性的影像学改变,如局灶性动脉瘤样扩张、狭窄和闭塞,由于它们可以出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因此需要多种检查方法联用,才能明确诊断。 长期以来,DSA检查被认为是诊断CcAD的“金标准”。由于不受颅骨的限制,进行DSA检查时,观察颅内段及颅外段动脉夹层的效果均比较好。动脉夹层在DSA上的表现通常为血管串珠样改变、闭塞等,也可以表现为火焰征(鼠尾征)、线样征等。DSA检查有一定局限性,主要在于费时、对设备要求高及有创等。 近年来,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不断发展,为CcAD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证据。HR-MRI检查对夹层血管内膜瓣及壁内血肿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CcAD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达到95.0%和99.0%。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