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读《国医大师邓铁涛之“铁杆中医”说》有感 |
|
□毛德西
我们一行四人曾经南下拜访国医大师邓铁涛。邓铁涛当时送给我们每人一本《国医大师邓铁涛之“铁杆中医”说》,该书阐释了“铁杆中医”的内涵,回答了发展中医药事业有何意义等有关问题。 该书收集了邓铁涛近年来发表的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些真知灼见,内容涵盖医疗、教育、预防、科研、产业和文化建设等。该书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对当前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解决方法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什么是“铁杆中医”?邓铁涛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名之际写道:“培养‘铁杆中医’,以振兴中医。”邓铁涛对“铁杆中医”做出诠释:“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他们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熟练掌握辨证论治,能运用中医各种治疗方法为患者解除疾病的医生。他们有科学的头脑,有广博的知识,能与21世纪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优秀人才,乃‘铁杆中医’也。” 为什么邓铁涛会提出“铁杆中医”这个观点呢?他是对这几年出现的“泡沫中医”而提出的。“泡沫中医”,就是表面繁荣的中医。现在的中医医师学历,从中专到本科、硕士,再到博士、博士后。中医学院多数已经变为中医药大学,每年招收几千名研究生和几万名本科生,校园的建设也鸟枪换炮了。但是,真正懂中医的人却越来越少,社会上的名中医也寥若晨星,会用经方的人也不多见了。 邓铁涛认为,近年来外部强加给我们的从属压力越来越少,而内部的“自我从属”趋势越来越多,就是说自己把自己放到了从属地位。有些人认为西医是主流医学,而中医只能算“从属”医学。中医院的病房也必须用西药,西药也必须是注射剂,这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了从属地位。即使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由于工作的压力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在怀疑中医学的科学性。博士生、硕士生、年轻骨干进修西医学的人较多,进修中医学的人较少;学习介入、透析、手术等方法的人较多,学习传统方法的人较少;跟西医名家学习的人较多,跟中医名家学习的人较少。如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中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消亡。到那个时候,要想去找一位名中医,那可真要排起长队了。 怎样才能避免“泡沫中医”现象呢?邓铁涛说,那就是要“读经典、多临床、跟名师”。邓铁涛认为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内涵:“四大经典是根,名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是生命线,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发掘宝库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是自主创新的大方向。” 邓铁涛提出的发展内涵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古人对成就大事业者,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非常困难的,但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名人指点”,拜名师。我们去拜访邓铁涛,就是拜名师,他的精神状态,他的言谈话语,他所赠的书,就是指点迷津,就是释疑解惑,对我们(包括没有去的学员)都是一笔永远可以借鉴的财富。 (作者系全国名中医,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