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辨治急危重症验案
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性癃闭
阴阳平衡疗法治疗头痛
李振华临证案例分享
小儿捏脊疗法
1
11 1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儿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的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患者背部脊柱旁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具有防病治病等作用。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目的。
准备工作
  全面评估: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背部皮肤情况、皮下脂肪厚度、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进行评估。
  护士准备:护士仪表大方,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爽身粉或凡士林、清洁纱布。
  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宽敞明亮,关闭门窗,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体位及皮肤准备:协助患儿取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保持背部平坦松弛,暴露背部,注意保暖,皮肤上涂一层爽身粉或凡士林。
  操作者两手沿患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夹提皮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注意事项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整、肌肉放松。
  力度:在捏脊的过程中,可捏住肌肉向上提,再稍稍放松,使肌肉自指间滑脱,这种做法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1次的,称为“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1次的,称为“捏五提一法”,也可单捏不提。提起皮肤的高度应根据小儿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其中单提不捏刺激较小,“捏三提一法”刺激较大。
  患儿进食后不宜立即进行该疗法操作。
  操作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操作手法
三指法:捏脊时,两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3指的指腹对应用力,捏住患儿脊柱两侧肌肉,拇指在后,另3指在前,3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每捏1次,向上推移动一些。可从尾骶骨处开始,和缓地向上推移,至项后枕部为止。
  二指法: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侧部相对,夹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每捏1次,向上推移一些。从尾骶骨处开始,逐渐向项后枕部推移。
  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皮肤,称为“提法”,一般为“捏3提1”,1次做8分钟~10分钟。体质较差的孩子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分钟~5分钟为宜。
  为患儿治疗完毕后整理用物,各项垃圾分类处理,并记录。
禁忌证
  1.背部皮肤有烧伤、烫伤、开放性创伤的患者,以及血液病患者,手法会引起局部出血或使感染加重。
  2.有皮肤病及皮肤感染,如湿疹、牛皮癣、脓肿等。
  3.有椎体肿瘤、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该疗法可使癌肿转移,骨质破坏。
  4.急腹症需手术者及孕期妇女不宜捏脊治疗,否则可加重病情,或引起流产。
  5.极度疲劳、饥饿或饱餐后半小时内,严重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禁用或慎用捏脊疗法。
  6.精神不正常,不能与医生配合者,不宜进行捏脊治疗。
适应证
  胃肠道疾病:脾胃虚弱的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等疾病。
  肺系疾病:卫外功能薄弱的小儿反复感冒、咳嗽。
  夜啼、睡眠不安:胃不和则卧不安,可用捏脊疗法调理脾胃。
  遗尿、多汗: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文章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特色技术护理门诊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