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消化病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1期股骨头坏死 为什么容易被误诊、漏诊
对于主动脉根部瘤 David手术是首选
1
11 1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省消化病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张炳勇 李纳纳

   消化病学学科是研究消化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治疗、预后等。

学科的发展方向

   多中心循证医学和临床路径研究
    开展流行病学、疾病诊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数据库和标本资源库。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积极推进河南省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诊疗。建立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和指南为基础和指导,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一套相对标准化的诊疗模式或医师操作程序。临床路径需要随着循证医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
    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PFP)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种类全貌的高通量技术。PFP能对临床上常见的体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超敏感等特点,现已成为检测、分析疾病蛋白质变化,寻找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新手段。PFP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PFP可用于筛查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综合判断病变的性质,及时发现早期肝癌。
    干细胞技术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已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展,初步效果不错,显示了干细胞技术的应用前景。
    与全肝移植比较,肝脏干细胞移植具有技术简单、对受体影响小、即时使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关于胃肠功能动力性疾病的研究与新技术的研发
    胃肠功能动力性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流行病学资料有待完善。10年来,一些新技术开始应用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如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以及脊髓神经电刺激术治疗便秘等。应用新的传感技术研究肠道动力和传输功能。利用新的分子信号转导机制研发新的治疗药物。
    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及内镜微创治疗
    肿瘤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是获得根治的关键。
    新的内镜诊断技术,如荧光内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微成像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和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口腔穿孔的内镜下闭合术等在临床上获得推广应用。
    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
    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变异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抑制或阻断这些变异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近年来,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炎性肠病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于机器人的研究
    目前,临床上可使用机器人开展腹腔脏器疾病的手术治疗。医工结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肝胆胰手术机器人、胃肠内镜手术机器人、胃肠腔内微型机器人等有广阔的前景,是河南省消化病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
    肠道微生态是目前消化病学学科研究的热点,既涉及基础生理病理,又与临床诊疗密切相关。国内多家医院都在开展肠道菌群及粪菌移植方面的研究。在河南省,部分医院已开展上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扩大学科影响力

   河南省消化病学学科如何提高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呢?
    首先,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加大对专业、专病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消化病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逐步扩大河南省消化病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其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并不断加强规范化培训。目前,河南省消化病学学科存在以下问题:研究型人才明显不足,导致日常工作负荷过大;专科医生队伍建设尚不成体系,人才资源不能与实际需求相匹配;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消化专科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明显缺乏现象。因此,要合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符合河南省实际的消化专科医生培训体系,在充分调研社会需求后制订培训计划,进行科学化管理,使消化专科医务人员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后仍有余力进行科研活动。
    再次,整合资源,重点投入。河南省要推进国家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和研究技术平台建设,实现消化系统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关键诊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覆盖全省的临床和科研协作网络,推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的普及。以技术研究、转化为导向,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合作,重视分子诊断技术、分子靶向治疗技术、分子影像技术、干细胞技术、内镜微创治疗技术、手术机器人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建立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重要技术的研发创新体系。可重点研究以下领域:
    1.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应用新技术进行治疗。
    2.在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要结合河南省的中医药特色进行新药物的研发,并且要加强微创治疗技术及相关附件的开发应用。
    3.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方面,要重视干细胞技术、细胞移植技术、内镜技术和介入技术的应用,关注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4.在肠道微生态方面,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研究肠道微生态种群、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这对于微生态制剂、新药物的研发等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