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俊
呼吸系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重要器官。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科学护理很重要。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呼吸困难等。咳嗽是一种身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自我保护机制,但频繁咳嗽提示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感染。痰的颜色和质地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如黄脓痰提示细菌感染,白色泡沫痰常见于支气管炎。气喘和呼吸困难是较为严重的症状,常见于哮喘发作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能会呼吸急促,甚至无法平卧。 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于有痰液分泌的患者,应鼓励其多喝水,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同时,可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向大气道,便于排出。例如,对于有肺下叶病变的患者,可让其取头低足高位,且身体向患侧倾斜,然后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将药物直接送入呼吸道,起到稀释痰液、消炎、解痉的作用。 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或引起气喘。食欲不振的患者可少食多餐,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此外,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摄入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稀释痰液,还能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感染风险。 环境管理:适宜的环境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入烟雾、尘埃和有害气体。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摄氏度~22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一盆水来调节室内湿度,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对花粉过敏的患者要避免接触致敏原。 合理用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给药,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不良反应。例如,使用抗生素时,要保证足够的疗程,避免自行停药或随意减少药量,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或病情反复。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其是否有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确保药物能够准确地到达呼吸道病变部位,发挥最佳疗效。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