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俊
书籍是果实、面包、良药、钥匙、阶梯、摇篮、力量、灯塔……古今中外,无数哲人圣贤给予书的比喻,可谓琳琅满目、不可胜数。 无论将书籍比喻成什么,皆是前人阅读了大量书籍,内心深处得到了书籍的润泽,受到了教益后凝练出的独到见解,犹如颠扑不破的真谛。表述透彻,哲思深邃,奥妙无穷。乍一看似乎明白了,但要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精髓,需要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反复玩味,甚至穷其一生。 古人带经而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发奋苦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勤学不辍的光芒,照亮了无数求知者的心灵,激励着一代代有志之士惜时如金、爱书如命,不断从书籍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明白事理,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沟沟坎坎,坚定前行,成就事业。在生活这条波澜起伏的大河中,只有向往心中的目标,始终奋力划桨,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阅读是一种高雅的精神追求和艺术享受,无论阅读的形式、篇幅长短如何,都是在黑暗中寻觅光明。与书为友,就是与无数个智者交谈,与无数个“世界”为伴。多年来,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早上、晚上、乘车时,一遇闲暇,就要捧读几页书,从年头到年尾,几乎雷打不动。对于触动心弦的诗文,我会不由自主地打开笔记本摘抄。晚上临睡前,我静心阅读经典名著,用心倾听作者娓娓道来,致敬伟大的思想,那种惬意妙不可言。床头、枕边的书籍,散发着墨香,使我怡然自得。阅读1小时左右,我随手将书置于枕边,安然入梦,翌日起床神清气爽。 阅读不只是为了消遣、打发时光,而是为了获得真知、启迪思索。特别是在孤独寂寞之时,阅读能够放松绷紧的神经,抚平浮躁、郁闷、不快的心情,给生活注入些许诗意。一本好书,是灵魂温暖的慰藉,是帮助我们摆脱烦恼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可使我们设身处地体验书中人物的情感、命运、喜怒哀乐,借以审视自己的人生,不断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增强同理心、承受力和社会理解能力,逐渐为自己搭建起一座庇护心灵的避风港,体味人间万象,开阔胸襟,调整心态,乐观向善,淡化、忘掉不悦,向着美好的明天,开启一段无比奇妙的心灵旅程。 阅读适合任何年龄段,只要有毅力和恒心,效果就显而易见。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可以活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执行力,会自觉产生对于他人的同理心,形成自我约束、相互促进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人来说,仍需要继续阅读。充满信心地阅读,可弥补过去欠缺的知识,塑造良好的性格,提振精气神,激发新担当,砥砺新作为。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阅读1小时~2小时,对身心健康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阅读除了可以预防认知能力下降、改善记忆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睡眠研究人员认为,阅读是改善睡眠质量的“药物”之一,将阅读作为每晚例行活动的一部分,可以对抗失眠,提高健康水平,延长寿命。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读书的声音如同悠扬的琴音,优美的旋律和纯真的情感会浸润读者的心田。阅读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优选推动力。阅读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走得更长远、更稳健。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和掌握的本领,是未来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是一生中的宝贵财富,能让人生路途始终有阳光照耀,有雨露哺育。每天坚持阅读,在无声的世界里与陌生的灵魂叙谈,用文字滋润身心,找到精神家园,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翻开书卷,书香自来。通过阅读取得成功的诸多人士,用亲身经历为我们找到了坚持阅读的动力。阅读之所以是一生的事情,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阅读贵在坚持,阅读成就厚重人生,书籍是一生的朋友。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让我们与时代偕行,让阅读充实心灵。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