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种踝泵运动机械锻炼装置 |
|
□赵九洲 王赵杰 文/图 发明背景 长期卧床患者因下肢缺乏活动,易出现血流速度减慢,进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等问题。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医务人员一般要求患者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踝泵运动。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患者在进行踝泵运动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其运动形式较为单调、枯燥乏味,多数患者难以坚持;若动作不规范不到位,不仅锻炼效果欠佳,还易浪费时间,难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尽管市面上已经存在一些踝泵运动锻炼装置,但是部分为电动装置,使患者下肢进行被动运动,无法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有的运动程度未达最大限度,起不到应有的预防作用。同时,电动装置制作成本高,生产和推广存在难度。此外,大多数同类产品仅注重脚尖绷直动作规范,忽视脚尖回勾动作规范,导致踝泵运动不完整,锻炼效果不理想。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发明了一种踝泵运动机械锻炼装置。 装置组成 这种踝泵运动机械锻炼装置包含两个安装板,其后侧固定安装有床架固定组件;安装板前端装有腿部固定组件,后侧装有踩踏传动组件;安装板上还安装有与踩踏传动组件相配合的阻尼组件,以及固定安装的定位计数组件。 使用方式 固定于病床 利用安装板与床架固定组件配合,将勾板扣合在床尾栏杆上,旋转挤压螺杆,使挤压板挤压在床尾栏杆上,从而将装置固定于病床上。 固定患者腿部 通过安装板与腿部固定组件,将患者腿部置于软质U字形垫上,拉动固定带将腿部固定,并借助魔术贴子贴和母贴粘合,实现患者腿部的固定。 踝泵运动锻炼 踩踏传动组件与阻尼组件配合,当患者脚部踩踏踩踏板时,带动齿板转动,齿板通过与之啮合的作用带动齿条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拉杆、活塞移动。活塞移动使液压油流动,因通孔较小,患者踩踏速度较快时液压油流动较慢,产生阻力,使患者在踩踏和回勾踩踏板时踝泵得到锻炼。 规范化定位训练 踩踏传动组件与定位计数组件配合,患者向后踩踏至最大角度挡住两个红外线探头,向前回勾至最大角度,露出最前侧红外线探头,微控制单元接收信号,并以“遮挡—露出”为一个过程进行计数,通过蜂鸣器报数,帮助患者进行规范化定位训练。 这种机械锻炼装置,创新性地解决了现有踝泵运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有望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更有效、规范的踝泵运动锻炼方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

1.安装板 2.床架固定组件 3.腿部固定组件 4.踩踏传动组件 5.定位计数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