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失眠的中医治疗
眼用制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频繁头痛 当心颅内动脉瘤
中西医结合 逆转肝硬化
要做好妇科手术 需注意什么
这些麻醉认知误区要避开
1
11 1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失眠的中医治疗
 


□周国锐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半夜易醒或早醒,甚至彻夜不眠,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白天的生活和工作。现在,失眠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失眠一般没有依赖性和副作用,且不易反弹。
    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
    情志所伤:若情志不遂,会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进而肝郁化火,扰动心神,使人难以入眠。此外,喜乐过度会使心神激动,神魂不安;突然受惊吓,会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五志过极会使心火内炽,扰乱心神;思虑太过会伤及心脾,暗耗阴血,致使神不守舍,从而导致失眠。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酿生痰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从而引起失眠。另外,经常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
    劳逸失度:无论是劳倦过度还是少动过逸,都可能影响睡眠。劳倦过度会损伤脾气,而少动过逸则易导致脾虚气弱,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使心神失养,进而引发失眠。
    久病体虚:久病之后气血亏虚,或者年龄大了,均会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导致失眠。年迈体虚者还可能因阴阳亏虚而出现失眠的情况。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
    肝郁化火
    症状:失眠多梦,易怒,甚至彻夜不眠,常伴头晕头胀、口干口苦、便秘等症状。
    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常用方药: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
    心火亢盛
    症状:心烦,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泻火,宁心安神。
    常用方药:朱砂安神丸或莲心胶囊。
    痰热扰心
    症状:失眠多梦,心烦胸闷,伴头晕、口苦、痰多等症状。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常用方药:黄连温胆汤。
    胃气不和
    症状:失眠,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苔腻,脉滑。
    治法:和胃化滞,宁心安神。
    常用方药:保和丸。
    心脾两虚
    症状:多梦易醒,入睡困难,伴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等。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常用方药:归脾汤或养心汤。
    心胆气虚
    症状:心烦,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常用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阴虚火旺
    症状:入睡困难,伴盗汗、口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症状。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常用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药需要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