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红
在现代社会中,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还面临怎样回归正常生活的诸多挑战。家属的陪伴与支持,无疑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关键力量。用爱陪伴不仅是情感支持,更是助力患者康复的重要方式。以下方法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有效沟通 倾听内心声音 沟通是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基础。家属与患者交流时,需要保持耐心和平等态度,使用温和且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刺激性或否定性词汇。不要急于打断患者表达,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倾诉想法感受,使其感受到尊重。同时,注意观察非语言信号,如表情、肢体动作等,以全面了解情绪状态。例如,患者沉默寡言、眼神躲闪时可能内心焦虑,此时需要温柔引导,帮助其放下戒备心理。 规律生活作息 培养健康习惯 规律作息对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家属应帮助患者制定并遵守固定作息表,涵盖起床、用餐、休息、活动和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因睡眠不足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情绪波动。鼓励患者进行散步、瑜伽等适度运动,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以改善情绪。此外,需要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比重,维持身体良好状态。 关注情绪变化 及时疏导压力 精神疾病患者情绪往往脆弱且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迹象,当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先给予拥抱、拍肩等情感支持,待患者情绪稍稳定后,再引导患者倾诉困扰,分析并寻找解决办法;也可让患者采取听音乐、看电影、绘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鼓励社交活动 重建社会连接 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患者与社会脱节,产生孤独感与自卑感。因此,要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社交活动,如病友交流会、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社交活动能让患者感受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同时学习社交技巧,恢复社会功能。家属可以在患者参与社交时给予陪伴支持,帮助其克服困难。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按时服药是控制症状、预防复发的关键。家属需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多服或自行停药,可以借助药盒或手机提醒功能帮助患者养成规范服药习惯。同时,按医嘱定期带患者检查,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与用药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属的耐心陪伴与科学护理。日常关爱支持,能为患者带来希望与力量。让我们携手用爱与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开启新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