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健康三字经”
从“瘾”到“赢”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正确吗
出门散步去
健康与家教
母亲的小药方
“抗糖”之路 知识护航
1
11 1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正确吗
 

□耿丽群

 

   “饺子出锅喽!”奶奶一声呼喊,我慌忙地跑到厨房端饺子,看着刚出锅的饺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愉快地品尝着美味的羊肉饺子。
    “哎呀!”我吃得太着急,不小心把一个饺子掉地上了。奶奶弯下腰把饺子捡起来吹了两下,迅速放进嘴里吃了下去。我和妈妈呆呆地看着奶奶,奶奶却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我的妈呀,地上都是细菌,吃了会生病的!”妈妈告诉奶奶。奶奶有点儿不高兴了,反驳道:“地面拖得干干净净的,哪儿来的细菌,就你们学医的人瞎讲究。”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了。“算了,吃都吃了,先吃饭吧。”爸爸真是“捣糨糊”高手。
    下午,妈妈陪我学习的时候,还是不太高兴。奶奶在卫生习惯方面经常“不拘小节”,偶尔被妈妈发现,总少不了一番“口舌之争。”妈妈和爸爸都是医务人员,生活中对我们的卫生习惯要求特别严格,特别是妈妈,她坚信“病从口入”,要求我们从外面回到家里必须先洗手,还一定要遵循“七步洗手法”。当然,她看不见的时候,我也偷懒省略几步。她还要求我们:只有脱掉身上的外套,才能在房间里自由活动。我家饭菜,就像定量似的,剩下的菜必须由爸爸当场清盘,冰箱必须定期清理,并且分类放置食物。为此,奶奶常常对妈妈有意见。
    就在这时,爱“捣糨糊”的爸爸来到我们身边坐下,问我:“二宝,对于奶奶吃掉在地上的饺子,你怎么看?”我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奶奶也没生病呀,可能‘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有道理吧。”妈妈立刻带着惊愕、愤怒的眼神看着我,吓得我都不敢说话了,爸爸拍拍妈妈的肩膀,然后把我揽进怀里说:“爸爸小时候在家吃东西不小心掉在地上,爷爷奶奶总是一边捡起来,一边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虽然爷爷奶奶是因为节俭,但是这句俗语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经过他的一番讲解,我终于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人体的肠道里生活着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肠道菌群,帮助肠道抵御外界侵袭。但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大,养成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导致人们的肠道菌群失调,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当病菌进入身体后,身体抵抗力较强,病菌的致病能力较弱、数量较少时,人体就表现为“肠胃好”;反之,则会生病,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
    当然,“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是有一些智慧的。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就像国家的一支军队,常年不打仗,就没有战斗力了,偶尔在饮食卫生方面的“马马虎虎”,给了肠道免疫系统和病菌“作战”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免疫力就会变得强大。可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我们的祖先还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凡事都要适可而止。爸爸说,这是中庸之道,也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
    因此,“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老一辈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根源下,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一种态度。如今,我们应该正确地去对待这个问题,不干不净的食物潜伏着多种致病因子,影响身体健康。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过度讲究洁净,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与不洁的食品,就能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我家的健康小故事!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