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分娩镇痛让生产更轻松
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干预
科学看待放射医学检查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与预防
牙齿敏感的原因
肺结核患者的居家护理指南
1
11 1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与预防
 


□袁素荣

   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女性因特殊的生理结构特点更易患泌尿系统感染。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和预防策略,能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科学护理:促进康复的关键措施
    多饮水,勤排尿
    每天保持1500毫升~2000毫升的饮水量,可使尿液得到稀释,且频繁排尿可减少细菌在尿路中停留的时间。建议每2小时~3小时排尿一次,避免长时间憋尿导致尿液浓缩,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夏季或运动后需增加饮水量,防止因脱水引发尿液浓缩。
    保持会阴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液。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以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男性要定期清洁生殖器,包皮过长者需翻开包皮清除污垢。
    合理饮食与休息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摄入小米粥、玉米汁等易消化的食物,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远离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尿路刺激症状。保证每日7小时~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急性感染期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规范用药与症状监测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完成足疗程治疗(通常7天~14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及尿量变化。若出现血尿、脓尿或排尿困难,需及时就诊。发热患者需监测体温,必要时使用物理降温法或退热药。
    特殊人群护理
    孕妇需增加产检频次,关注尿常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尿糖水平;老年人需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发感染。
    有效预防:构建健康防线
    日常卫生习惯
    每日更换内裤,清洗后曝晒消毒。避免长时间盆浴或坐浴,在公共泳池游泳后及时淋浴。
    性生活卫生管理
    性生活前后双方均需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后立即排尿冲刷尿道。使用安全套可降低细菌传播率,避免多个性伴侣或无保护性行为。月经期需2小时更换卫生巾,防止经血成为细菌培养基。
    增强免疫力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以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蛋白质摄入(瘦肉、鱼虾),搭配水果补充维生素C。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
    定期体检与风险排查
    每年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需缩短检查间隔。若反复出现尿频、尿急症状,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输尿管狭窄、膀胱憩室)。
    饮食辅助预防
    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其所含的原花青素可抑制细菌黏附尿路上皮细胞。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食物,防止削弱免疫力。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细菌经淋巴系统扩散至泌尿系统的风险。
    若出现持续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