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登清
灯心草又名野席草、龙须草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或全草。灯心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之功效。 灯心草入药历史久远,而关于灯心草名字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广东信宜灯心塘的妇女陈氏正直善良,其父是远近闻名的医生。她从父亲那里学到不少医学知识,平日里给人看病往往药到病除,在当地小有名气。父母亡故后,她嫁给一个老实贫困的农民为妻,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儿,日子过得挺不错的。 不久,当地一对夫妻生下了一个女孩儿,这个女孩儿不吃奶、不哭也不动,双目紧闭、口角流水、心跳微弱、不省人事。夫妻俩请来县里的郎中,治疗后却不见效,夫妻俩急得哭了。此时,有人向他们推荐了陈氏。 夫妻俩找到陈氏后,陈氏马上带上几条白色细长柔软的草药朝女孩儿家赶去。为女孩儿诊病后,陈氏劝女孩儿的父母不要担心,表示自己能治好这个病,并叫人准备所需的东西。 陈氏找来一个浴盆并倒入热水,把采来的新鲜草药搓碎搅拌,然后帮女孩儿洗头、擦身子,接着便是烫点。陈氏拆下一段白色草药放在油里蘸蘸,又在火上烧红,再贴到女孩儿身上烫,先是烫了额头2点,最后烫了手心2点,总共烫了14点。不一会儿,烫点变红了,结成了痂,女孩儿却仍无响动。 此时,陈氏却说过几天女孩儿的病就会好,并嘱咐女孩儿的父母严加照顾。 果然,几天后,女孩儿的病奇迹般地好起来了,而且会吃奶了,夫妻俩开心极了。后来,陈氏又来看过几次,见女孩儿无事便放心了。从那以后,陈氏的名气更大了。 后来,不知是哪个顽皮鬼拾起陈氏弃落的白色草药拿回家做灯心,灯光明亮。由于这种草药可以做灯心,又来自灯心塘,还能治病,灯心草的名字不胫而走,沿用至今。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灯心草含纤维、蛋白质、多聚糖等,具有利尿、止血等作用。据报道,以灯心草的一端蘸芝麻油,点燃后迅速灸同侧角孙穴,至出现“啪”的声音为止,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