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医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先兆流产莫惊慌 中医保胎有妙方
月经先期的诊断和治疗
血糖监测要强调“个体化”
合理用药十大原则
父亲已去世大半年,她为何天天到医院找爹?
1
11 1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血糖监测要强调“个体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因受年龄、病情、依从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大部分患者选择在家里自行监测血糖。血糖监测能让患者准确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实际血糖情况,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方案等。
    糖尿病是慢性病,患者很多时候在基层就诊,也会在家里进行血糖监测。患者在家里进行血糖监测时,选择最多的是血糖监测仪——随时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把握运动节奏、饮食种类及饮食数量,了解各种治疗的效果,以达到强化控制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目的。如何科学监测血糖,是基层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于血糖监测,很多人“熟悉又迷茫”,熟悉是因为血糖监测伴随患者的整个病程,迷茫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掌握血糖监测的诀窍。一般来说,进行血糖监测有固定的时间节点,但是每个人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
    正常的血糖监测应该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应该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还要加测凌晨1~3时的血糖。
    对于病情程度不同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进行血糖监测的时间点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新诊断的患者需要先规律地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从而接受指导治疗,一般每天应监测血糖4~7次;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患者,每个月应监测血糖2~4次;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运动前后、旅行时,患者应调整药物的剂量及次数,有低血糖症状以及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适当增加血糖监测次数,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