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席 娜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因过年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近日,医院门诊的接诊量有所增长,其中不少是“年关焦虑症”患者。 刘先生是郑州市某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到年关,他就觉得不胜其烦——不仅要应对源源不断的上级检查和考评等“年关应酬”,还得写单位总结、学习总结、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等。这让刘先生疲备不堪,一到年关,他心里就有种恐惧感。 65岁的王老太太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恐慌: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感到心神不宁、心慌气短。开始,她还以为是心脏病又犯了,但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后来询问了心理医生,王老太太才知道,她是因为每到年关都盼望远在外地的孩子回家过年,但又很怕孩子说临时有事回不来,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坐立不安、焦虑难过。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杨勇超说:“烦躁、焦虑、疲惫、易发脾气等心理症状,有的还有心慌、失眠等身体症状,都是‘年关焦虑症’的表现。” 年关时,面对种种压力及繁忙的事务,难以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就叫“年关焦虑症”。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重要时期或者时刻,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会让人在心理上有所期待。但是,人们越是对某件事或某个状态产生浓厚的兴趣,越容易在那个时刻来临之前产生焦虑。有些人会很快调整过来,也有些人因过于期待,从而产生恐慌、焦虑情绪。 那么,“年关焦虑症”如何缓解呢?杨勇超提醒大家,自我心态调节是防病的关键。 一、列一个年终工作计划表,按轻重缓急原则,一件一件去做,尽量避免年终因事情多、杂乱无章而加重自己的心理压力。 二、不要过高要求自己。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凡事只要自己尽力就行。 三、学会为自己喝彩,多给自己鼓气,多分析和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客观分析现状,制定出来年的计划,为自己鼓劲。 四、及时宣泄不愉快的心情,要学会倾诉。通过与朋友交流、寻求专业的帮助以及心理指导等方法,使自己尽快得到恢复。 五、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走出家门去购置年货,在购物中体验生活的快乐;也可以适当娱乐,给自己一些奖赏,比如爬山、打球、唱歌、打牌等。 六、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
相关链接:
杨勇超,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是国家级心理治疗师、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成员、河南省睡眠研究会委员。 他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多年,曾到华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深造,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思路独特,善于总结诊疗经验,主张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处理、康复期治疗、防止病情复发等有较深研究;发表专业论文数篇;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失眠、酒精依赖等疾病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消除药物对女性患者的副作用,对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等,也积累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