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折射出全科医生事业的发展 □焦一言
春节期间,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街道社区的不少居民接到来自签约家庭医生的祝福短信及健康提醒。原来,白玉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要求辖区内各个家庭医生团队及签约家庭医生在欢乐之时,要保持手机通畅,持续关注签约群众的微信群,若有群众咨询,应及时回复,担负起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职责。网名为“一滴泪水”的群众也接到了签约家庭医生的祝福短信:“您的家庭医生张松威祝您及家人春节合家欢!喜庆之余,谨记健康,走亲访友时,应少吃一些油腻食物,可多吃一些水果,确保作息不乱,做到劳逸结合。健康服务电话180××××2183。”“一滴泪水”看到短信后很感动,马上回复:“感谢家庭医生的关心,给您拜年啦!” 一条短信带来的感动,有时会产生“蝴蝶效应”,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往过年时,我们所收到的短信大都是亲朋好友发的,而家庭医生主动给签约服务对象发祝福短信,并提醒节日健康,这是一条新闻啊!可以预测,此后家庭医生春节期间给服务对象发送拜年短信,进行健康管理,将逐步成为常态。自2011年国家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到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可以看出,当前全科医生事业已进入新阶段、新时期,标志着全科理念正在逐步树立。 医改以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了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比如一年制的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两年制的大专起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三年制的本科起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培养全科医生20余万,平均每万人有全科医生1.5人。各地通过组建家庭医生团队,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基层全科医生队伍逐渐壮大。在一些发达地区,比如深圳、杭州的部分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之后的获得感越来越强,健康及慢性病管理效果开始呈现出来。还有一些地方积极开展签约家庭医生的实践活动,如安徽省定远县形成了“按人头总额预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资金分配上,定远县将新农合医保资金预付给医共体牵头医疗单位,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全部留用”的办法,年度收支结余由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按6∶3∶1的比例使用,超支部分由三级医疗机构共同分摊。“定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真正落地,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有了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我深信,全科医生事业将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当然,在我们看到全科医生事业发展的希望时,当前有一些制约全科医生事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统一信息化平台建设问题,这是实现健康信息共享的基本支撑条件。还有全科理念和政策的宣传问题,这些均制约着全科医生事业的发展。此外,全科医生的团队建设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今年,我看到全科医生给服务对象发送的祝福及健康提醒短信的事后,认为像这类事情,由团队中的健康管理人员(比如健康管理师或护理人员)来做更合适。因为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团队的骨干、精英和管理者,如果什么事儿都交给这些医生来做,是一种资源浪费。 总之,加大全科医生培养的力度,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诊治水平,进而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分流患者,形成有序就医格局。然而,实现这一愿望的前提是全科医生的能力足以承担起这一责任。同时,职业认同感对全科医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尽可能满足全科医生的合理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