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一个方针 把握两个推进 促进三个提升 实施四大工程 鹤壁市确定未来五年工作思路
关爱女性健康
河南省中医系统首个男护士协会成立
简讯
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
信阳市中心医院引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
签约联动,激活家庭医生活力
1
11 1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签约联动,激活家庭医生活力
 

(上接第一版)
实打实服务,获居民认可
    万达社区的郭老先生常说,是家庭医生捡回了他的一条命。
    2017年7月25日早上,郭老先生起床时,突然胸口一阵疼痛,双手发红,疼痛暂缓后又出现牙痛症状……危急时刻,郭老先生想起自己的家庭医生,便拿起手机点到1号键,向家庭医生求助。
    随后,家庭医生李献平根据病情给出了用药建议,并嘱咐郭老先生尽快就医。同时,患者生家属拨通急救电话,将郭老先生的病情告知接诊医生。
    “就诊之前家庭医生的病情处置和用药指导及时准确,为后续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完善的病情沟通,让我们可以带着患者信息去接诊患者,更有利于后续处理。”接诊医生告诉郭老先生。
    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6岁男孩儿坤坤在小区玩耍时,被入户随访的赵灿碰到,见孩子特别瘦,赵灿留了个心。
    “愁人,比正常孩子的身高要矮十几厘米,周口的医院都去了,也没什么好办法。赵医生,该咋办呀?”坤坤的家人显得很无助。
    “放心,我们是家庭医生,为孩子治病,是分内的事。”赵灿话虽不多,但给坤坤的家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时是2017年5月。经过多方咨询,省内专家怀疑坤坤患侏儒症,建议坤坤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找沈水仙教授就诊。
    可是,该专家的预约号已排到半年之后。赵灿通过网络多方提交申请,终于预约上了2017年9月7日的专家门诊。
    随后,坤坤的家人带上准备好的相关检查,在上海只待了两天就为孩子完成了诊疗。
    “赵医生,孩子胖了,也长高了一点,真是太感谢您了。”前段时间,坤坤的家人还打来电话,第一时间和赵灿分享喜讯。
    设立老年病科,探索医养结合,是该中心的又一创新举措。2017年,老年病科正式运行。尽管病区收治的都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无家属陪护,由护工照料,但任何走进病区的人,都闻不到老年病区常有的异味。
    这里有省内首家引进的价值近百万元的污物处理系统,可实现医用大便器、小便器的全自动处理;这里定期为老人洗澡,先进的移动式洗澡床破解了失能老人的洗澡难题;这里窗户均是双层玻璃,既保温又能有效减轻噪声污染;这里环绕病区一圈的地灯,方便了那些需要半夜起床的老人……
    “儿女都忙,指望不上;你对我们,真是比亲儿子还亲!”老人们欢喜地流着泪说。
    事实上,不止居民认可;家庭医生在这里也有获得感。该中心班子成员均分配在签约团队中,担任“团队长”,“垂直”履行管理职能,绩效工资发放也以团队为“单位”,先打包发给团队,团队内再优化分配。
    “如此一来,收入不与职务挂钩,与工作量挂钩,团队多劳多得,团队内部成员也是多劳多得。”赵灿直言。
    “在周口市区的家庭医生中,我们的个人收入很不错,大家觉得大有奔头。”同事郭文静笑言,“我们都为自己是一名家庭医生而自豪!”
    种植梦想,收获荣光。
    1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单,太昊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榜上有名。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时松和教授点评: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有效措施。
    以卒中(中风)为主的慢性病疾病负担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近七成,是因病致贫、返贫的原因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而他们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缺乏锻炼、肥胖、吸烟等大多与不良行为有关。如果能控制血压、血糖,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就能有效控制慢性病发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做好上述工作,应当并且能够发挥相当的作用。
    周口市太昊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签约、随访服务,实现签约居民、上下级医疗机构及医生、药品配送机构信息共享。对居民健康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让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通过积分换体检、医生绩效工资与签约服务质量挂钩的方式调动居民签约的积极性及依从性,对调动签约医生积极性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通过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人性化健康管理,开展医养结合为居民提供所需的服务,也是提高基层医生收入的有效途径。基层医生可通过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从上级医生那里学习常见病、慢性病防治技术,特别是中医慢性病诊疗技术,提高服务能力,从而让签约居民感到有“依靠”,留得住。各地还应加强对签约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群众满意度、费用控制、基层就诊比例、中医药服务比例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与评估,深化服务内涵,完善激励机制,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赢得居民信任,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

    时松和: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改政策与信息统计管理,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