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和患者沟通有讲究 □孟庆远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1989年发布的《福冈宣言》中要求,所有医生必须具有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因为一句话说得不合适,就可能拉大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医生的业绩提升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接诊技巧。如何提高自己的接诊技巧呢?怎样和初诊患者交谈、做好首诊工作呢?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让患者信任医生?乡村医生能否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乡村医生若想处理好以上问题,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禁忌之一:“你现在的状态很好,还有什么不舒服呢?” 疾病带来的痛苦只有患者感觉最明显。在临床症状不太明显时,一些乡村医生就会说:“你现在的状态很好,还有什么不舒服呢?”患者听到这句话,会降低对医生的信任度。因此,乡村医生不要随意说出这些话,可以说:“你怎么了?有什么不舒服?先说一说吧。”然后,乡村医生细心为患者测量血压以及进行有关检查,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等,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准确诊治。 禁忌之二:“你等会儿再来,我现在很忙!” 有时候,村卫生室里候诊的患者比较多,乡村医生为了对每一个患者进行正确诊断,就会让后来的患者等候。有这种想法的医生是好的,但要讲究说话方式,不要让患者感到尴尬或者有被怠慢的感觉。医生接诊的患者较多怎么办呢?可以让护士为患者测量体温和血压等,这可确保医生合理分配接诊时间。 禁忌之三:“你的疾病我治不好,你找别人去吧!” 在基层,有一些乡村医生目前还不是全科医生,对一些疑难杂症没有诊断、治疗经验。乡村医生遇到自己没有治疗过的疾病怎么办?乡村医生应先耐心听一听患者的自述,然后给患者解释自己不能治疗的原因,并为患者提出建议,比如到某医院找某专科大夫就诊等。切忌说:“你的疾病我治不好,你找别人治疗吧!”患者远道而来,医生不能诊断疾病,至少应让患者了解该病的有关医学知识。 禁忌之四:“你不信任我,还来找我看啥病?” 在门诊上,一些患者的首诊疗效不太好。于是,复诊时,患者有一些不高兴。其中,可能是药物方面的问题,或者是慢性病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等,造成患者对乡村医生不满意。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乡村医生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应努力争取患者的配合;不要责怪患者,一定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同情! 禁忌之五:“你们怎么现在才来?早来不至于这样!” 有时候,患者家属没有及时为患者治疗疾病,医生不要说一些埋怨的话,比如“你们怎么现在才来?早来不至于这样。”患者家属对这些话很反感。遇到这种情况,乡村医生可以说:“这种疾病发展得快,现在患者病情严重,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会有希望。”这样,患者家属会积极配合医生。 患者离开的时候,医生可用和蔼的语气告别。 医生不仅要交代清楚用药和病情发展中的注意事项,和患者告别时还要态度可亲,比如说“秋嫂,有啥不舒服就随时给我打电话!”乡村医生只要尊重患者,就能赢得患者的信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胡亚美有一个好习惯:诊治完一个患儿后,她就起身把患儿和家长送到门口,再叫下一个患儿进诊室。这种方式值得乡村医生学习。 有些疾病,家属要告诉患者,建议不要隐瞒。 在基层,会有一些癌症及一些难以治愈的患者,需要长期调理身体。这些患者就会到村卫生室治疗疾病。对这些特殊患者的诊断知晓范围,乡村医生应充分征求患者家属的意见,建议将诊断结果告诉患者,或者除患者外,告知其他家属。这样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可以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同时,对其他疾病,比如肾衰、心脑血管疾病等,也建议这样做。 不要说不利于其他乡村医生的话。 有的乡村医生对一些疾病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显著,但对其他疾病却束手无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的患者到乡村医生那里看病,可能会说其他乡村医生的治疗技术不高等话语。此时,乡村医生不要否认同行的诊治技术,更不要贬低同行的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供职于原阳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