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两会上,张伯礼代表、吴焕淦委员、马骏委员等均建议提升针灸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
5位杏林名家收徒授艺
信阳市中医医院医联体成立
南阳市中医院打好中医办院底色
开封市中医院开展急救大练兵
洛宁县中医院“三会合一”谋发展
长长的耙齿扎进患者的大腿里
商丘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在翠园老年公寓开展义诊活动。
医务人员无偿献血
1
11 1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两会上,张伯礼代表、吴焕淦委员、马骏委员等均建议提升针灸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
 

    本报讯 目前,中医药领域只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是教育部一级学科。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吴焕淦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委员等均建议将针灸学科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
    张伯礼表示:“目前,针灸学属于中医学的二级学科,制约了针灸学科的发展,不能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也不利于中医药走向国际并发挥引领作用。”
    “尽管学科地位受到束缚,但有数据显示,2016年接受针灸的门诊患者已达3000多万人次,且就诊人数每年还在以6%的速度增长。”吴焕淦、马骏在提案中写道。
    代表委员们认为,提升针灸学为一级学科势在必行。首先,针灸具有“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我国目前90%以上的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很多综合医院都设置了针灸科;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健康服务业,针灸已成为中医特色优势的代表。
    其次,针灸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疗法,进入主流医学体系,引领国际发展,需要恰当的学科位置。针灸是国际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医学方法,已经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领跑世界针灸发展,我国急需进一步提升针灸学科地位。
    再次,激烈的国际挑战和竞争,倒逼加快我国针灸学科建设。近年来,西方医学针灸学正在西方国家逐渐形成,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针灸国际标准研制方面也对我国针灸的国际“话语权”形成激烈的竞争。
    最后,独特的针灸人才培养体系呼唤针灸学科发展的升级。目前由中国政府主办、涉及针灸教育的大学有40余所,每所中医药大学都设立了针灸学院或以针灸为主体的针灸相关学院。很多西方国家也都兴办了针灸或中医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因此,将针灸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
    为此,代表委员们提出:建议教育部尽快将针灸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以满足针灸学科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建议科技部及相关部门迅速组织推进国际针灸大科学计划,确保针灸大国的主导和领跑地位;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增加投入,加大对针灸国际国内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以标准引领国际发展。
 (据《中国中医药报》)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