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妇科恶性肿瘤阻断在萌芽状态 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王 莉
专家简介

王莉,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河南省宫颈癌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妇科肿瘤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复发及疑难病例治疗、腹腔镜手术及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先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0项、国家级合作项目2项,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1篇;荣获河南省卫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
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包括阴道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和输卵管癌等。其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比较常见,位居河南女性发病率前列。 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可预防宫颈癌 2017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省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五位,死亡率位居第七位。 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刻不容缓! 实际上,宫颈癌不但可以预防,而且可通过筛查早诊早治,阻断病变,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很多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通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在治疗癌症的同时还可再次生育。 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疾病。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类型,是各大医院经常做的一个检查项目。 HPV疫苗接种是很好的一级预防措施,主要目标人群是没有性生活的青少年,次要目标人群是45岁以下的已婚女性。 目前,除宫颈癌外,与HPV感染相关的恶性肿瘤还有口咽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和肛门癌。在口咽癌和肛门癌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尤其是口咽癌,男性发病率是女性发病率的4倍。因此,男性HPV疫苗接种依然重要。 对于已婚女性高危型病毒长期持续感染者,有一部分人群会发生癌前病变,进而发展成宫颈癌,总体发生率并不高,只有10%~20%。 需要指出的是,癌前病变阶段会持续3~20年。高危型HPV感染者只要坚持定期筛查,在癌前病变期对宫颈进行科学处理,就会阻断宫颈癌进一步发展。 对于25岁以上的已婚女性,笔者建议进行HPV和阴道脱落细胞学双重检查。高危型HPV感染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尽早处理,以免病情继续进展。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大多数只要进行宫颈局部锥形切除,就可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没有及时检查,病变就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早期宫颈癌患者通过手术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局部中晚期患者通过放化疗也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但是,如果有远处转移了,治疗效果就非常差,很多人就会因此丧命。笔者提醒广大患者,一定要提高健康意识,重视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远离宫颈癌。 定期体检和筛查,将子宫内膜癌阻断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2017年全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35岁以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45岁达到一个高峰,60岁发病率更高。 根据发病原因,子宫内膜癌有两种类型。 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Ⅰ型) 这种类型大多由内分泌紊乱引起,长期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拮抗或孕激素拮抗不足而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继而发生癌变。这类患者普遍年轻,发病多在绝经前后甚至在生育年龄发病,如果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发病原因是什么呢?一是饮食及生活习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长期食用或使用含有雌激素或雌激素类似物的化学食品、速成动物、营养品、化妆品等。二是生活和工作压力大、长期家庭矛盾、抑郁等导致内分泌失调。三是长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和恶性肿瘤治疗药品等。四是长期月经紊乱、不孕不育、肥胖、晚绝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五是患有卵巢肿瘤,包括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瘤、畸胎瘤等。六是家族遗传性。 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Ⅱ型) 这种类型可能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有关,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为老年体瘦患者,无内分泌代谢紊乱表现,预后比较差。 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很好,晚期则多有远处转移,治疗效果差。在癌前病变期,尤其是年轻女性多为激素依赖型,很多可以通过保守治疗逆转子宫内膜病变,还可以有再次生育的机会。定期体检是上述女性远离子宫内膜癌的不二选择。 笔者提醒女性朋友,一定要提高健康意识,注重体检和筛查,将妇科恶性肿瘤阻断在萌芽状态,给自己一个健康美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