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离不开管理伦理学
结核病防治论坛之八
1
11 1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结核病防治论坛之八
 

结核病防治论坛之八

   结核病为什么没有被消灭,还出现了耐药性结核病?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对待结核病患者?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少华  王 侃

   大家知道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德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的颈椎骨化石,被发现有结核病病变存在;但该病为什么现在依然存在?这与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息息相关。
    结核杆菌有3项技能很厉害:第一个技能,空气传播。即只要有带菌患者,只要患者咳嗽,就会把结核杆菌排到空气中。正常人通过呼吸将结核杆菌吸到肺里,就可能感染。第二个技能则是“装死”。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第一件事是要繁殖,当它发现你免疫能力很强,自己斗不过时,怎么办?它就开始休眠,开始“装死”,不动也不作恶;当你免疫力下降时,比如感染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了糖尿病,它就满血复活,然后复制,让你得病,再将新的结核杆菌排出去。第三项技能是“进化”。结核杆菌会通过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逃避抗菌药物的杀灭。目前,常规化疗需要6个月才能杀死它;如果没有杀死它,它就会变得更强大,就会耐药。
    通过这3种衍变的技能,结核病跟人类共同存活了4000多年,结核杆菌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1944年,链霉素投入商业应用,人类对结核病不再恐惧。20世纪80年代,甚至有科学家乐观地预言,2000年人类会消灭结核病。然而,由于滥用抗菌药物或者患者服用药物疗程不足,使普通的结核病产生了“变种”,出现了耐药性结核病,即对至少两种一线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甚至产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极端耐药性结核病(XDR-TB)。
    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合理化疗、患者管理不善、新的抗结核病药物开发和研制的严重滞后等问题都导致结核杆菌发生耐药,而耐药性结核病的流行和传播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我们广大医务人员身上担负的责任可不轻,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
    首先,要选择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在做了各种辅助手段检查后,在符合用一线药物的情况下,不要轻易选择二线药物进行首次治疗,避免耐药性结核病患者的产生。鉴于我国耐药性结核病的传播情况,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本人的关怀,而且体现出对整个人群的关怀。
    其次,负责患者治疗管理的医生、护士和治疗督导员,要及时进行治疗随访。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长达一两年,在此期间,患者可能因症状减轻或消失而停止服药。这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杜绝复发。
    最后,医务人员要对结核病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信心,减少心理负担,增强公共卫生意识,不要隐瞒病情,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工作,使患者与社会、家庭和谐相处。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