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太太患了急性脑梗死怎么办?静脉溶栓术+机械取栓术=血管清道夫 □刘银红
2018年3月,84岁的李老太太突然头晕目眩,逐渐出现言语不利及意识不清等状况,其家属立即将其送至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治。该院神内一病区主任沈萍经过仔细问诊后得知,李老太太患有冠心病、心房纤颤和高血压病等已7年多。沈萍考虑到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是产生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就立即联系医院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室医务人员,快速给李老太太进行头颅CT检查。结合问诊与检查结果,沈萍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除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该院医务人员给予李老太太静脉溶栓治疗。沈萍经过观察,发现患者的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考虑做取栓术,以减少脑梗死带来的危害。 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为患者赢得生机 能够快速取出血栓,恢复血流,就能保持患者正常的脑组织功能。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沈萍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得到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为李老太太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机械取栓术。 此时,已是半夜时分。顾不上一天的疲惫,沈萍立即与医院麻醉科、介入科等科室联系,开展多科室协作,开通卒中绿色通道。在全脑血管造影手术过程中,发现李老太太的基底动脉尖部闭塞,这就验证了她初步诊断的准确性。她将取栓支架通过导管送进脑部血管,将取栓装置放入颅内被血栓堵塞的血管中,像一只伸向血栓的“手”,牢牢地抓住血栓,将其整体取出。随后,被堵塞的血管快速恢复了血流,脑组织恢复了正常供血。55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 “新郑市人民医院卒中绿色通道的顺利开通,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检查,为患者带来了生机。”沈萍说,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4.5小时,动脉溶栓治疗不超过6小时,机械取栓治疗不超过24小时,所以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卒中绿色救治通道为抢救生命助力 据介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是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等特点,致残致死率高达90%以上。卒中中心建设是一种综合救治和规范管理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为卒中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康复等服务。 新郑市人民医院自开通卒中救治绿色通道以来,对于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将按照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出具化验报告、优先办理住院的原则,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保证患者治疗的及时性、规范性等。 沈萍在此提醒大家,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与天气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在夏季,天气变化无常,强烈刺激人体的血管,容易导致机体血管阻力增加、血压急剧上升。老年人因为脏器老化,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当遭遇天气强烈变化时,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人们应顺应时令,重视保健,防患于未然。发病后,应将患者第一时间送往具备脑血管疾病救治绿色通道的医院抢救,这是取得最佳治疗的关键。 (作者供职于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
相关链接 神经内科: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神经内科是新郑市创建较早、规模较大的神经内科,现设床位近200张,有4个专业病区。神经内科现有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5人,主治医师10人。神经内科拥有脑循环治疗仪、超声脑血管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神经中央监护仪等高端设备,是郑州市的重点培育学科。 神经内科的诊疗范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病、癫痫、脑炎、脊髓炎、重症肌无力、肌肉病、脱髓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偏头痛、眩晕、失眠、痴呆、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与症状。该科尤其擅长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置换治疗,以及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神经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