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有独到体会和方法 本报记者 丁宏伟 通讯员 刘 丹 赵平丽 文/图
吕哲擅长治疗脑病及内科杂病,尤其对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在临证过程中,他总结出了针对中风的不同时期,采用中医、西医、针灸、按摩、理疗、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提高了中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同时,他研制出了治疗中风的一系列院内制剂,比如“中风康复胶囊”“平肝通脉丸”“归芪通脉丸”“天麻饮”等制剂,临床疗效显著。 治疗中风应抓分期、重病机 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者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共同特征,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神志不清的脑血管病。全国每年大约有200多万人发生中风,50%~80%留有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5年内有20%~47.7%的复发率,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严重影响着中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中风的病机复杂,证候多种多样,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病。吕哲认为,中风的不同时期应遵循不同的重点,把握好主要病机,提纲挈领进行辨证论治,中风急性期以涤痰开窍、活血通络为先导;恢复期以活血化瘀治疗为主;后遗症期多采用补气、活血、通络之疗法。这是他的学术思想之一。吕哲认为,气虚血瘀是中风的根本病机所在,气虚是本,血瘀为标,所以在治疗上不仅要化瘀通络,还应益气行血,并重视虫类中药在治疗中的作用。以此为基本原则,他研制出“中风康复胶囊”,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在提高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降低复发率、促进血肿吸收等方面收到很好效果。他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中风的一系列理论方法,比如“中脏腑开窍为先”“火盛通腑为先”“治风当治血为先”“化痰贯穿始终”“中风恢复期扶正为主”“预防为先”等观念。在《医林改错》记载的补阳还五汤之基础上,加上养血、活血、通络药物制成“归芪通脉丸”“归芪通脉汤”,对中风恢复期乏力、自汗、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等有显著疗效。 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重视健脑补肾开窍 中风的病机复杂,后遗症繁多。针对这种情况,吕哲多年来潜心研究各种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尤其对中风后小便频数以及失禁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他的诊疗经验之一。 古代医家对小便失禁的病因、病机描述较多。比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记载:“五气所病,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记载:“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尺脉实,小腹牢痛,小便不禁。尺脉虚,小便不禁。肾病小便不禁,脉当沉滑,而反浮大,其色当黑反黄,此土之克水,为逆不治。”纵观诸医家论述,多为论述单纯小便不禁,而专门针对中风后尿失禁的明确描述极少。《景岳全书》记载:“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者,必以气虚而然。盖气为水母,水不能蓄,以气不能固也。此失守之兆,大非所宜,甚至气脱而遗,无所知觉,则尤其甚者也。此惟非风证及年衰气弱之人,或大病之后多有之。”该书中首次提到了中风为尿失禁的病因之一,并且提出尿失禁为肾气衰竭、无力固涩、水液外泻而成失禁。张仲景曰:“下焦竭则遗溺失禁,此之谓也。”然而,针对中风,古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吕哲结合中医学理论及多年临证经验,认为中风后小便频数以及失禁病机为肾精不足、肾气失养、痰瘀互结、脑窍受阻,加之肾虚气化失司,膀胱固摄无权,而致小便不能统摄。他认为,应采用补肾精、开脑窍的方法加上活血祛瘀、收敛固涩之思路拟订处方,治疗当采取补肾缩泉、祛瘀益智法,并据此自拟“缩泉益智汤”,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解决了中风病人尿失禁问题,包括老年男女尿频、尿失禁以及夜尿多的问题。 化痰祛瘀是治疗眩晕的基础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中记载颇多。比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卫气》中认为眩晕属于“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中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中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丹溪心法·头眩》记载:“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吕哲认为,痰与瘀是导致眩晕的病理基础,根据古代医家经验记载和结合自己多年临证探索,在治疗眩晕方面,他主张运用化痰祛瘀法贯穿始终。这是他的学术思想之一。同时,他参照《医学心悟》中记载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泽泻汤”,加入活血、养血之品,以健脾化痰、行气活血、平肝定眩为基本思想,研制成功院内制剂“天麻饮”,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顾,调畅气机,升清降浊,除肾精不足之证外,可广泛用于痰浊中阻、气血瘀滞、气血不足以及肝阳上亢等多种证型的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重视医案总结 吕哲注重与患者沟通,认为随访、交流、总结是提高医疗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他善于学习,将他人的经验、现代医学技术“为我所用”。他认为,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工作者只有坚持不脱离临床实践,坚持辨证论治原则,提高疗效,才能提高中医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才能很好地发展和创新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