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考过后,家长该怎样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
|
□陈启迎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高考前,考生因学习紧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会随着高考的结束而消失;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中发却不这么认为。在张中发看来,高考后,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家长关注。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心理压力会自然消失,相反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松弛带来的心理落差,以及对考试成绩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紊乱,这可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重视孩子高考后的心理疏导 孩子在考试结束后心情会比较复杂,虽然离发榜还要一段时间,但是因孩子对于考试成绩已进行了估计,所以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据调查,孩子在发榜前对待考试结果的态度,大多数显得比较淡薄。这其实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其中隔离机制起到了一种无意识自我减压作用。孩子高考后心理调节不仅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也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事情。 后高考期心理减压方法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高考前考生都会起得早,睡得晚,睡眠严重不足。考试结束后,终于有大量时间供自己支配了,于是有的孩子要把以往没睡够的时间都给补回来,这样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放松要递增 孩子考试后需要好好放松,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放松不能一下子松到底,而应该呈递增性,即逐步放松。 看法要合理 对于考试成绩的合理评估是调节心态的关键所在。有些落榜的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会伤心难过,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让孩子认识到,此次失败不等于终身失败,需要继续努力,以提振孩子的勇气和信心。 家庭要沟通 家长与考生的沟通在考后更需加强。 充分享受假期 拓展自我爱好 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可以充分享受假期,可以选择健康的活动,比如体育运动、结交更多朋友、出去旅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