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感染者是否发病,与人体的抵抗力相关。那么,结核病易感人群有哪些?出现哪些症状后,要警惕肺结核?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张国龙
结核病易感人群有哪些?
张国龙:结核病又称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有关人员在埃及的木乃伊中就检测出过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可以侵犯除毛发、牙齿、指甲以外的全身各个部位,引起各个部位的结核病,其中肺结核最常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一名处于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一年可平均感染10~15人。 糖尿病患者、高中生、老年人和农民工等是结核病的高发群体。 一、糖尿病患者 结核病的发病率与人体的抵抗力关系密切。人体抵抗力的强弱是能否抵抗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杆菌的关键。当身体有疾病或者压力过大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结核杆菌的侵蚀,引起结核病。目前,结核病发病率虽然有了显著下降,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发病率却在上升。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结核病,其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8倍。 这是因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十分有利于结核杆菌生长,加上患者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多,免疫球蛋白降低,作为保护肺泡与支气管黏膜的重要物质维生素A的下降会使肺泡与支气管黏膜血液供应减少,氧气吸收困难,这一切都为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 二、高中生 高中生要参加高考,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学业压力大,加上住校群居,所处环境空气流通差,人口密集,患结核病的风险较大。 三、老年人和农民工 65岁以上老人多发此病,这与免疫力下降有关。而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强度高,容易营养不良,加上作业和居住环境差,这些都是造成结核病高发的因素。
出现哪些症状后,要警惕肺结核?
张国龙:多数肺结核患者最初都没有症状,所以不好发现。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主要症状是咳嗽、咯痰。 肺结核是慢性病,不像感冒三五天就好了,并且容易与感冒混淆。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发热、咯血、咯痰症状,全身症状持续的时间很长。如果出现咳嗽、咯痰持续两周以上,就应警惕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总之,如果有以下症状,就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 一、全身症状 早期患者一般没症状或症状轻微,晚期患者症状较多,也较明显。 1.疲倦、不适、乏力 患者很难坚持日常工作,会出现容易烦躁、心悸、食欲不振、失眠、体重减轻等症状。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调症状。 2.发热 发热是结核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一般为低热(37摄氏度~38摄氏度),多见于下午,次日清晨降至正常。病灶急剧进展或扩散时,则体温较高。 3.盗汗 患者入睡后,头颈、胸部出汗,醒后自觉衣服湿透。重症患者出汗较多,患者自觉有衰竭感。 二、局部症状 1.咳嗽、咯痰或仅有少量黏痰 2.咯血 肺结核患者半数有咯血症状,但程度不同,有的仅仅痰中带血,有的则咯血痰或整口咯血甚至中等量、大量咯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胸痛 部位不定的隐痛,常与病变涉及胸膜、呼吸、咳嗽无关。固定部位的刺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剧。 4.呼吸困难 早期轻症患者无呼吸困难症状,晚期患者可发生,一般会在进行体力活动后感到上气不接下气。 在家庭成员中,一旦发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他成员均要进行结核病筛查。 活动性肺结核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的前两个月,最好在专科医院进行住院隔离治疗。 如果在家,患者要有自己专用的痰盂、水杯等,房间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和湿度适宜。 患者要按照“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十字原则积极治疗,家属要全程按医嘱监督患者治疗。患者应尽量减少与健康人的接触,与家人近距离接触时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避免正对他人,并用手或纸巾掩盖口鼻;吐痰入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