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网络 健全保障机制 濮阳市医养结合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闫献营 崔永政 刘劲松
濮阳市自2016年9月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来,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地方特色,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健全机制,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两次在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典型发言。 濮阳市委、市政府把医养结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濮阳市政府成立了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8~2030)》《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做好全面规划和制度设计。濮阳市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职责,明确时间节点,推进工作落实。 濮阳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首先,濮阳市提高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老人和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目前,濮阳市各级医疗机构绿色通道开通率已达到90%,60%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9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科。其次,濮阳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全科医生、社区医生、乡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化医疗卫生服务,已签约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共计107万人,签约率为86.33%。第三,濮阳市强化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与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互联共享,解决“9073”养老模式(即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中90%家庭自我照顾和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第四,濮阳市推进标准化养老机构建设,高标准建成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30%;建成农村幸福院1137个,覆盖率达38%。第五,濮阳市建设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已建成投入运营医养结合机构4家,床位总数560张;正在建设医养结合机构5家,床位总数2000张。第六,濮阳市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护理人员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利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定向培养、合作培养和针对性培养政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濮阳市政府印发了《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将工作任务明确到20多个相关单位。濮阳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医养结合重点任务作为各县(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重要民生综合考评内容,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督导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年底进行综合奖惩;切实落实国家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税收扶持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市、县财政给予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自建、租用房的床位在50张以上的分别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和1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每张床位每月平均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