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
寻医问药
实用验方
孩子误吞了硬币,应该怎么办
健康访谈
益生菌:保护肠道健康好帮手
1
11 1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孩子误吞了硬币,应该怎么办
 

□肖婧菁 郑晓永  文/图

   一提起“熊孩子”,大家就会想到调皮捣蛋、乱涂乱画、能说会道、乱搞破坏的小孩。
    今天介绍的4个“熊孩子”比较特殊,他们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小患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误吞了硬币。出现这种情况,可急坏了孩子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左面两幅图片显示硬币在食管第一狭窄处,右上图片显示在食管第一狭窄处和胃腔内均有硬币,右下图片显示第4个硬币位置在胃腔内。因硬币较大,误吞后会嵌顿在食管第一狭窄处或滞留在胃腔内,孩子无法自行排出体外。根据孩子年龄、一般情况、硬币嵌顿时间及嵌顿部位,科室医生联合麻醉科制定了缜密的治疗方案,决定对孩子进行全麻下消化内镜异物取出术。
    通过手术,被“熊孩子”误吞的硬币被顺利取出,并且住院观察孩子进食后无呕吐、腹胀及腹痛等症状,这时孩子父母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据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鸿彬介绍,消化道异物是儿科常见急症,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硬币是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异物,主要原因是孩子对新事物好奇,喜欢将各种物品如硬币和小玩具含在口中。由于幼儿的口腔防御反射功能未发育健全,因此,会出现误吞异物的情况发生。此外,孩子不能准确描述病情,如果误吞异物时恰巧身边无成人监护,常因消化道症状就诊,导致延误治疗时机。该病常见并发症有咽喉部及食管出血、损伤、溃疡、穿孔等,继而可能导致异物周围组织水肿或感染,更严重时可能导致幼儿死亡。
    那么,家长要如何预防“熊孩子”吞硬币这类事情的发生呢?
    首先,要加强幼儿健康教育,提高孩子对吞食异物危害性的认识,改变孩子不良行为。
    其次,要加强对硬币等物品的存放,将物品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上述4个孩子中有3个是非独生子女,家长常疏于照顾。因此,家长和老师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可防患于未然。
    如果孩子误吞硬币等异物时,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消化内镜配合异物钳将异物取出。误吞的硬币多嵌顿在食管第一段狭窄处最为常见,也会嵌顿在贲门上方。如果硬币嵌顿较紧,孩子的管腔狭小,内镜附件在食管内不能自如打开,可将异物推至胃内后,再使用内镜附件取出异物。当内镜下无法处理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找外科医生联合进行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