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多位“慢粒战友”歌唱祖国 河南慢粒患者互助团体深受欢迎 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李惠子 文/图
“亲爱的人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7月6日清晨,一群统一着装的男女老幼整装出发。他们一路笑语一路歌,唱响歌唱祖国的优美旋律,走进河南焦作云台山。 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他们是一群血液病患着,看不出他们是曾让人谈之色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患者。 “带着我们一起唱的是付大姐,她得慢粒已经20年了,可对她的歌唱事业没啥大影响,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一位来自郑州的慢粒患者说,病友间的互助,是他战胜病魔的原动力。 而他口中的“付大姐”名叫付珊萍,原是郑州某歌舞团的歌唱演员,于1999年被确诊为慢粒,也幸运地成为河南省内首批接受靶向药物规范治疗的慢粒患者。 当天上午,在“付大姐”的带领下,从陕西、山东、天津等地远道而来的慢粒患者,携手河南省内18个省辖市的慢粒患者,唱响《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走在大路上》,用歌声感谢祖国医疗的好政策。 此后,他们拉开阵形、踏着节奏,做起了百人康乐养生操(如图),用轻盈欢快的舞步,传播积极治疗、共享健康的理念。 “今天来到云台山的‘慢粒战友’中,40%是规范治疗10年以上的患者,还有40%是治疗5年以上的。”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七病区主任张龑莉说,依据人口数据测算,河南每年新增慢粒患者500人左右,目前河南慢粒患者总数超过了5000人,且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在张龑莉看来,除了规范用药、规范治疗、规范检测等医学手段,患者的群体互助,也是帮助他们康复的有效方式。 于是,在张龑莉和团队的积极倡导下,依托手机聊天群组建的慢粒患者互助组织——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慢粒联盟(以下简称慢粒联盟),已经从最初的8个人扩展到目前的2000多人,影响力也从省内拓展至周边省份,成为一个叫响全国的康复互助组织。 “慢粒联盟主动承担起了全省慢粒患者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患者管理,定期举办患者教育活动,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鼓励患者战胜病魔,深受患者欢迎。”张龑莉说,仅2018年,慢粒联盟就举办了28场患者教育活动,一些远在内蒙古、江西、安徽、湖南等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加入这支队伍;慢粒患者的互相、互爱,也让更多、更宝贵的数据反馈至医学临床和科研。 “今天,各地病友齐聚云台山,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最大规模的慢粒患者户外教育活动。慢粒患者现身说法,血液病专家现场传经送宝,都是在传达白血病并不可怕的理念。”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永平说,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该院也在积极倡导慢粒患者义务管理工作,并希望河南首创的慢粒联盟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慢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血液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人知道,随着伊马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85%的慢粒患者通过规范吃药、定期复查治疗,不需要住院就能长期生存,还能正常学习、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国家实施的惠民政策,保障了患者能够吃得起药、看得上病!”宋永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