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向教授提问 这个学术会不简单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邓文静 文/图
“本来安排了10个青年医师进行疑难病例汇报,现在已经很晚了,请各位点评专家控制一下时间,对第七个疑难病例进行简短点评。”7月6日22时许,位于郑州北郊的黄河迎宾馆牡丹厅座无虚席,前排专家们或交流或点评,忙得不可开交。 当日,由河南省医学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开幕。国内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医护人员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谢鹏教授以《抑郁症代谢数据库的构建及运用》为主题的讲座拉开了此次会议的序幕。当谈到神经病学目前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时,他说,脑疾病是最复杂的,对人类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像脑卒中、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癫痫等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国的神经科医生面临着培训不足、需求量大、防治任务重等现实问题。因此,像这样专业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中青年医师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鲜活力量,疑难病例讨论环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与专家们面对面讨论交流的机会。”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军放说。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方岩教授团队汇报的病例题目为《舞动的绸带》,主要分享3例被诊断为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病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卢宏点评说,NIID以痴呆为最常见症状;本病例汇报命名为《舞动的绸带》,是因为NIID突出的MRI(核磁共振)表现为T2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和DWI(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方法)上皮髓质交界处高信号,酷似绸带,这种特殊的影像学特征几乎在所有患者中出现。 “今晚的疑难病例分享精彩纷呈,紧扣临床又密切结合科研前沿。通过每位讲者的心得体会及各位专家们的精辟点评,我们学会了如何厘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面对相同的症状,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青年医师代表王新新说。 “本次会议设立了2个主会场和6个分会场,邀请了国内4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60场专题报告,涵盖了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认知障碍、神经免疫、遗传和癫痫等多个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了我国神经病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促进神经病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滕军放说,为了向青年医师普及神经内科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技术,会议还特别安排了神经系统常用设备Workshop(研习会)实操演练;同时,会议新增加护理分会场,以提高学科护理服务能力及展现护理团队的风采。 7月7日8时30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曾进胜以《卒中后远隔损害与运动和认知障碍》为主题进行了讲座。 首场讲座刚结束,作为专家出席大会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五科主任连亚军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清成分别针对“左侧优势半球出现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对侧的半球会有些代偿。因为在年轻癫痫患者中,若优势半球受损,对侧半球代偿,语言恢复相对较好。在您的研究中有没有这样的分析?”“脊髓损害对大脑有没有影响?”等疑问接连向曾进胜教授发问(如左图)。 “教授向教授提问”掀起了此次大会的又一轮高潮。

滕军放,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二医学部主任、神经重症科主任、神经内二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常委,河南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诊断工程实验室主任,循证医学教育部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分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研究所所长,第九届中国优秀医师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