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动脉导管未闭 医生利用微创技术“补心”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陈思妤)不开刀就能为孩子“补”心?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为体重16公斤的患儿洋洋做了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这是该院实施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以来治疗的年龄较小的患儿之一,标志着该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家住确山县的洋洋,今年4岁,出生时在当地医院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被发现卵圆孔未闭。因为孩子当时年龄太小,父母便听从医生的建议先回家观察。 1个月前,父母带着洋洋去当地医院复查,显示卵圆孔未闭消失,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鉴于洋洋年龄小,医院建议其到上级医院治疗。 多方打听后,父母带着洋洋来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梅永成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决定为其实施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 “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出生后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动脉导管会自行闭合,但是洋洋的动脉导管一直没有闭合,使得血液由左向右分流,容易引发患儿肺部感染、心室肥大等。”梅永成说,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而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是用一伞状封堵器将心脏的漏口堵上,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梅永成与科室团队在麻醉科、超声科、介入科等科室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用时40分钟,顺利为洋洋实施了经股动脉、股静脉穿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成功将封堵器植入患儿动脉导管未闭处。 术后,洋洋生命体征平稳,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目前已康复出院。 “此手术不需要开刀,具有疗效好、风险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梅永成说,目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已成为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众多患者成功“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