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医生需练三“qing” 倾听 察言 巧沟通
新时期,民营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1
11 1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生需练三“qing” 倾听 察言 巧沟通
 

医生需练三“qing”
倾听 察言 巧沟通
——浅谈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建设与医患关系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吕江南
——浅谈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建设与医患关系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吕江南

   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家更加注重自身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也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人们在寻医问药过程中产生的医患矛盾和医患纠纷呢?笔者认为,要重点关注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人文建设与践行。

   在正式讨论医学人文建设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之前,笔者首先和大家探讨一下人文和医学人文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人文呢?《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则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等方面。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那么,什么是医学人文呢?医学人文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包括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社会学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关于医学“目的和价值”问题的探讨成为热点,我国医学人文的教学与研究便出现了热潮,一些医学院校陆续开始了医学人文的教学,医学人文方面的著作也相继问世。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医学人文在这一热潮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笔者针对医学人文的理解与体验,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具备哪三“qing”特质,才能把医学人文贯穿始终,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呢?

第一“qing”:说话清  将专业术语变通俗易懂

   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而言,“5+3+N”的教学培养模式由来已久。从基础入门的《人体解剖学》到《内科学》再细分至《呼吸内科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也是逐渐积累与升华的。
    学习的时候由简入难,但是,让患者听明白烦琐复杂的专业术语,是医务人员需要毕生修炼的一项基本功。因为,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医务人员都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医学教育,但是患者的学历参差不齐,在治疗过程中要对症下药,接诊患者时要见招拆招。比如,当一名脑梗死农民患者询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脑血栓时,如果医生将书本上的那一套理论原封不动地背给患者听,就算解释得口干舌燥,患者也会一头雾水。
    其实,这时打个形象恰当的比喻就能事半功倍。医生大可以这样告诉患者:“咱的血管就像是田里浇地的水管一样,怎么摆放的都有,这样才能供应到全身。水管里流淌的水就是咱的血液。可是,井里、河里的水不像家里喝的自来水,没有经过处理,里面是有泥沙和杂质的。这些泥沙从水管里流过,水管又是固定不动的,时间一长,泥沙就会沉积到水管壁上,就是咱们说的血栓形成。如果时间太久,这些附着在水管里的泥沙太多,就有可能把水管堵死;水流不通了,就形成了栓塞。咱的大脑是个司令部,血流不好了,大脑的供血供氧就会受到影响,患者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看东西不清楚等临床表现。”
    简简单单的一个比喻,既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让患者有一种生活感与亲切感,又能让患者听得清楚明白。患者听明白了,医患关系肯定不容易剑拔弩张。
    此外,医生不要吝啬自己的一字一言。我们都知道,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习惯使用医学术语和医学术语缩写,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向患者交代病情及药物使用的时候,这却成了一块短板。例如:“泮托40mg,qd  po”就没有“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每粒40毫克,每天1次,每次1粒,口服”来得直观明了。

第二“qing”:手上轻  察言观色减少操作痛苦

   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要完成各种体格检查和临床操作。在培训和学习中,医务人员要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是在患者身上操作,脑子里要时刻有无菌观念,还要把人文关怀牢记心中。
    在触诊前,搓热双手的同时告知患者自己的手有点儿凉,一来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关怀,二来可以给患者一个信号:接下来要进行体格检查了,使其有所心理准备。
    在触诊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和痛苦,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有无变化,从这些细枝末节也能提取到重要的诊疗信息。
    在做有创操作时,要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操作风险,取得其知情同意。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沉着冷静,可以跟患者像唠家常一样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操作带来的痛苦。
    此外,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变化及操作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等。只有做到了这些,让患者切身体会到医务人员在帮助自己治疗疾病,帮自己渡过难关,才能尽可能地规避相关的医患矛盾与纠纷。
    不说胸中有丘壑,但要做到胸有成竹。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在心里牢记人文关怀的理念,理解患者本身就饱受病痛的折磨,在做有创操作的时候,尽可能减轻操作带给患者的痛苦,也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宝。

第三“qing”:身体倾  要勤于思考重聆听

   有时候,我们在门诊一上午就要接诊五六十名,甚至七八十名患者,涉及的病种多、病症杂,难免心浮气躁。这个时候,我们更要耐着性子听患者说完。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往往有助于我们抓住治疗的关键点。
    分享笔者在临床上接诊的一个病例。一天,门诊上来了一位年逾七旬的患者。患者古铜色的脸庞上爬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一双眼睛空洞无神。她咧咧嘴笑着,一口牙也脱落得只剩几颗。
    她顿了顿问我:“大夫,这能看病不?”“可以,您先坐下来歇会儿。”我回答她。通过十几分钟可以称得上是唠家常式的谈话,我知道了她老伴去世多年,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且患者已经有十来年的高血压病史,还有多年的气管炎。患者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最近一段时间,患者觉得头昏脑涨,咳嗽、咯痰明显比之前加重。
    “大夫,俺最近半夜老做梦。梦到俺那个死去的老头子总找俺。俺这病也是一天比一天重。你说,俺是不是得癌症了?”
    我告诉她:“您不要胡思乱想,有问题找医生。我先给您量个血压,一会儿我再给您听听。”
    很快,血压测出来了,180/108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我拿起听诊器掀起她的衣角,一眼瞥见患者有明显的桶状胸。我将听筒放到患者瘦弱的胸壁上,发现患者双肺湿啰音明显。
    “您血压高,得引起重视了;肺上也有炎症,得去拍个片子看看。有问题,但不大,您思想上别顾虑太多。咱医院有心内科、呼吸科的专家,让他们帮您制订个方案。”
    “谢谢你,大夫!好长时间没人听我这么说说话了。”她低下头,继续说,“我不识字,孩子们买来的药我也不知道叫啥名,有时候忘了或者哪个药没有了就不吃了。孩子们都嫌我啰唆,不听我说话。谢谢你了,大夫。”
    可能老人的疾患依然在,可能在将来的某天老人还会因此住院,但是,医生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听她唠叨,在心理上给予她安慰和帮助,产生的效果可能胜过打针吃药。因为,聆听是一种尊重,更是一剂良药。

   以上就是笔者在工作学习中体会到的三“qing”,也是笔者践行医学人文的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示。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