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市疾控中心提示:
中医住培医生应多学点解剖知识
1
11 1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
□郑启仲

   谈到中医师承教育,我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教训也罢,经验也好,切身感受,实说为好。我是1964年5月由河南省卫生厅(现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选定的中医学徒,师从儿科名老中医王志成。由于我所在的河南省清丰县无儿科师资,清丰县卫生管理部门通过协调,安排我到安阳市中医院跟随80岁的儿科名中医王瑞五继续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与诊疗技能。其间,我在跟随老师侍诊、抄方的同时,一边自学,一边跟随老师的学术传承人学习医理、医案。1969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通知全省的中医学徒统一考试,考核出师。运气还不错,我被破例定为大学本科学历出师了。于是,我回到家乡清丰县人民医院当了一名中医儿科医生。
    从事临床后,找我治病的患者还真不少。患者多了,遇到的复杂疾病也随之多起来,我时而感到得心应手,时而又束手无策,深感自己欠缺的是中医学的系统理论知识与诊疗技巧。经多方联系,1974年9月,我到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一年。学习结束,我回到医院后,找我治病的患者更多了。当时,我在一些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一些医理、医案等文章。可是,在临证时,我时常感到现有的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临证需求。于是,我产生了去北京市、上海市上大学的愿望,想学习系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1984年8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生班当了一名代培生,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阅读了经典医籍等。正是有了这几年的学习,我才有了《论顿咳从肝论治》《小儿秋季腹泻因燥起》等论文的发表,才有了与老师王琦联合撰写《伤寒论讲解》《诚书》和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等著作编写的经历,才有了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一点儿事情的理想。几十年后,回眸学医之路,展望中医教育,审视师承之道,我有一些心里话一直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就是想谈一谈中医师承教育。

应先打好基础再拜师

   结合多年临证、学习以及带教学生的经验,我认为,培养和造就传统中医临床人才是保持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本源,而师承这一有效的传承方式应当规范、完善起来。如果师承教育学期为5年,应以省为单位,集中在中医学院举办“中医学徒基础理论学习班”,时间为2年,并设立专用教材。课程应设《易经》《中国哲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同时让学生熟诵《药性赋》《汤头歌诀》《脉决》《医学三字经》等。
    教材应以中医原著为主,使学生了解中医的根源。教师要把“诵、解、别、明、彰”贯穿教学始终。学生一定要通读中医四大经典,重点篇章要背诵。学生学习时,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是学不好中医药知识的。
    基础理论知识很重要,名老中医多数各承家技或师承某门,如果让一个高中生直接拜师学习中医理论与技能。这位学生看不懂中医专家的医理、医案,甚至学不会,白白浪费时光。同时,带教老师也觉得这位学生很难教会,没有悟性。比如某位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是以一部《医宗金鉴》开始教学的,定的学习目标是:把《幼科心法要诀》背熟就行。第二位老师擅长运用经方治病,嘱咐学生把《伤寒论》背熟了就可以。虽然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始终看不到中医理论之全貌,背诵多年不得要领,难逃事倍功半之运。如果这位学生具备两年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与拜师学习经历,加上带教老师的指导,这位学生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缩短中医的成才周期。

一师一徒不如一徒多师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同时,张仲景早已为中医师承制定了教育方针,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由于老师的学医经历不同,所处地域有别,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有特色和优势,一师一徒模式培训出来的学生往往显得知识面不宽,时常有门户之见,甚至有谬误相传。以我的第一位老师对“纯阳”的理解就是一个例证,他时常说:“小儿为纯阳之体,如一团红火,热药入口如火中烧油。”老师从医60载,几乎不用麻黄、桂枝、生姜、附子,治外感多用辛凉之药,治虚寒用丁香、肉豆蔻足矣,还适时运用石膏、栀子、黄芩、犀牛角等中药,时常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我的第二位老师,在临证时运用麻黄、桂枝、大小青龙汤能够得心应手。他们同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又同在一个地区工作,却有如此之大的用药差异。如今,已不是金代、元代时期,我们需要全面继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临床医家经验。为此,我建议师承教育要在完成2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再拜师;经过3年临床学习,最好是每年轮转一位老师,即“三拜良师始成材”,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加上3位老师诊疗经验的传授,以及自己的传承与创新,定会成为一位优秀医家。

招收中医学徒应以文科生为主

   “文是基础,医是楼”。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基础较好的人往往思辨能力较强,所以招收中医学徒时应以高中的文科生为主,基础学历也不得低于高中毕业。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学习中医就是“秀才学大夫,如刀切豆腐”了。
    中医学徒的成才是有条件的:一是选定高水平的老师,一位连自己都不相信中医科学体系的老师是带不出合格徒弟的;同时,老师必须选准高素质的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好、悟性较高、热爱中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再加上规范、科学的管理,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应把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用师承的方法培养中医药人才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把这种方式纳入国家正规教育,没有全国统一招生办法,没有统一专用教材,没有统一教学程序,没有统一考核办法等,致使学徒质量参差不齐,学徒命运各有千秋。所以,我建议,如果确定了师承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方法,相关管理部门应将其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由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方针政策,让全国中医药院校统一招生。这就为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
    进入21世纪,中医药事业该向何处发展呢?大学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同步发展,都是为了培养中医药人才。如今,我国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出台多项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比如《中医药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中医药事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其间,各级中医管理部门与中医人在治疗过程中,非常注重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中医药的特色教育之路呢?
    我深信,有了国家的扶持政策,在取得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师承教育一定会成为中医药教育的一大特色,中医药教育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作者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特聘专家,为国家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