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谈中医之“风”
痰浊中阻证的诊疗思路与要点
躯体疾病引发精神疾病 看看专家分析
第十四届聚医杰全国中医百佳名医暨好中医好诊所论坛
1
11 1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痰浊中阻证的诊疗思路与要点
 

痰浊中阻证的诊疗思路与要点
□庞国明 孙 扶 张 平

   夙胖脾弱、痰浊中阻、脾虚湿盛、不运水津、谷精壅滞所致的糖尿病(指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以形体肥胖、面泛油光、大腹便便、脘腹满闷、身重困倦为特点,或眼睑、下肢浮肿,或按之凹陷不起,纳呆,口黏腻不渴,或口渴多饮,或口干不欲饮,或睡中流涎,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濡缓等。笔者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带领团队创制了“和中降浊调糖饮”,用于治疗此类糖尿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对此类糖尿病进行了治疗分析与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同道借鉴与探讨。
“肥壅”是糖尿病萌发的基础“土壤”
    痰浊中阻证现已成为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之一。“肥”即多肉也,其人或素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厚味之品,或身倦懒动,体脂运化失常;“壅”即壅滞失畅,体脂停滞于腠理、肌肉、筋脉之间,致使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壅涩难行,夙湿瘀积,变生湿浊、痰浊。湿浊既成,内伏于脾,成为孕育高血糖“幼苗”的“土壤”。
聚湿生痰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肥壅”既成,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糖尿病发生的“土壤”。肥人多湿、胖人多虚。“肥壅生湿聚痰”,生痰成浊之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胖人气虚不能运化,则痰邪内生;另一方面,肥人多湿,湿聚成痰,痰阻碍气机则生痰,气不运行致使痰浊加重。痰浊遇寒而产生寒痰湿浊,阻滞中焦,气机失常。痰浊既成,必困脾土,侵扰中焦,导致脾失正常,胃不能正常纳化水谷,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形成糖尿病的病机,故成为糖尿病的始动因素与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调和升降是治疗痰浊中阻证的基本方法
    痰乃津液停滞与湿积聚所化生,痰成困脾,土壅木郁。津液依赖气机运化以达到宣畅,故疏肝行气之方法亦为化痰之举,气行津化则痰自消,取其“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之妙。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中有1/3的人伴有性情暴躁、有易怒史,而通过在燥湿健脾、和中降浊类方药中,加柴胡、薄荷、郁金等疏肝、解郁、调气之品后,在血糖稳定的同时,患者的情绪亦会逐渐得到改善。
    在临床中,应用和中降浊调糖饮为主方的同时,需要辅助运用疏肝、行气之法,以疏木达土,调而和之。在临床中,笔者重视调和升降,从肝脾二脏入手,辨证以痰为主,时常运用“半夏、天麻”,取半夏之辛温性燥,以健脾燥湿化痰;天麻甘平质润入肝,具有平肝、调肝之功效,肝疏脾和则津液自通;若以血瘀为重,多选“升麻、牛膝”之药,取升麻之“升”,可升脾胃清阳之气,助脾气上行;川牛膝善于下行以引血活瘀,一升一降,使气行、血活、津化、谷消,可取得满意效果。
痰浊中阻证治当兼顾活血
    痰为津停湿聚而成,津血同源相生,痰瘀同根相长。痰乃津液异化而生,渗入脉道,阻滞气机、血涩黏滞脉道,则形成瘀血。《血证论》中有“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的文字记载,这充分说明久病多瘀,故临床中对辨证为痰浊中阻证的患者多从痰论治,笔者常常配以活血化瘀之法,常用川牛膝、桃仁、红花、丹参等具有祛瘀、降浊的功效,故活血化瘀为消渴辨治之常法。
综合调治,动态辨析
    对于痰浊中阻之证,在辨证服用中药汤剂的同时,还应综合把握好以下几点:1.诊疗时嘱咐患者规律饮食、适量运动及心理指导等;2.服用汤剂3周~5周为1个疗程,初期血糖不稳,可以1天1剂,分3次服用,随着血糖情况可逐步减量为1天1剂,分2次服用;频服亦可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疗效;中后期血糖趋于稳定,可服用5天休两天,间断服药,密切注意动态观察,并随证加减;3.注重内服、外洗联合应用。中药药渣外洗,一方面,药液进入体内,以温经通络助血运行,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可取得满意效果;另一方面,药液外洗以温经络行血气、改善循环,预防、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