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六经辨病确定疾病诊治方向
中医医院要有“中药香”
专注本职工作 守护患者健康
拾金不昧品格高 好人好事暖人心
1
11 1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六经辨病确定疾病诊治方向
 

六经辨病确定疾病诊治方向
□崔书克

   《伤寒论》是东汉时期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撰写的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是首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之医学巨著,不仅为外感疾病,还为临床各科阐发病证方药规律,对后世医家临证、探索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因其药少方精,屡试屡验,而被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被后世医家尊称为“医圣”。

《伤寒论》溯源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杂病两部分,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社会矛盾丛生,封建割据,战争频繁,致使该书散佚不全。后来,经过晋代医学家王叔和将原书中伤寒部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至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撰写《千金要方》一书,对《伤寒杂病论》少有征引,未窥全貌,故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之语。后来,至孙思邈晚年撰写《千金翼方》一书,将《伤寒杂病论》全书方药融入其中,是《伤寒论》最早的版本。孙思邈提出“旧法方证,意义幽隐,览之者造次难悟”,故主张“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方随证立,证随方呈,方证由不相顺接,而变为“方证互相对应”,汇集在一起,互不分离。“方证相对论”是孙思邈的改革创新,被后世医家视为有效学习方法与登堂入室之捷径,是唐代伤寒学一大进步。
    现在,流行的《伤寒论》,一则是宋代版本,另一则是金代医学家成无己注解的版本。至于原书杂病部分,后经医家整理为《金匮要略》。明代、清代相继整理、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如雨后春笋,见仁见智,对张仲景的学说有兴盛发达的作用。近期,笔者研读《临证指南医案》,该书言简意赅,立法妥帖,用药灵活,颇中要害或关键。《临证指南医案》为清朝中期医学家叶天士的门人整理、撰写而成。以上医家有的距离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有1000多年,成长经历、临床实践各有不同,其从不同角度的解释、注解,可谓一家之言,尚需在临床实践中一一验证。
    西晋时期的医学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文中说:“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笔者认为,从生平、年代论述,皇甫谧与张仲景相差不足百年,其言之有理,可信。
    《神农本草经》与《伊尹汤液经》为经验方之最早典籍。由《神农本草经》可知,古人首用单味药治病,累积单方方证经验,其后逐渐认识疾病,开始二味药、三味药……组成方剂治疗疾病,即为复方方证经验。反映用药发展历程的是《汤液经》,《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的文字记载。该书简述了经方医学特点: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物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东汉时期,社会历经变革、疫疠与战争频发,张仲景为患者诊治疾病,积累经验,又勤求古训,探幽发微,寻求病证诊疗规律;博采众方,经整理、总结而成,名为《伤寒杂病论》。此书既出,则辨病规律、证治经验方得到广泛流传,这是张仲景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由此可知,《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与《伤寒杂病论》一脉相承。

《伤寒论》六经异于《黄帝内经》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溯源伤寒,结合临床,作者针对单味、二味、三味乃至多味药物治病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提出“六经辨病、病证相应,证方一体,方药对证”诊疗思路,以期对方药学家有所指导。六经是6种疾病的总纲,诊断治疗之6种路径。笔者认为,六经辨病思维即先诊断疾病,许多疾病,不外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这样,则病下是证、证下是方、证方一体、药随方出,病证方药一气呵成,减少主观臆测与经验偏差,可提高诊疗水平。
    《伤寒论》之六经,乃基于《素问·热论》六经分证而得名。然而,两者又有异同。《素问·热论》之六经,虽以六经作为分证纲领,然而,只论述热证、实证,未论述虚证、寒证,治疗仅有汗、下两种方法。《伤寒论疏义》记载:“所谓三阴三阳,不过表里寒热虚实之意,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岳美中医学文集》记载:“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直逼实验科学的堂奥。《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为此,《伤寒论》之六经,其实是6种疾病的说法。临证时,只要把握病证规律与方证特点,就可快速做出准确诊断。

六经辨病规律

   太阳病的关键在于表证阳证,多与肺脏有关。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说:“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八字,为太阳一经受病之纲领,无论风寒湿热,疫疬杂病,皆当仿此,以分经定证也。”
    阳明病多为阳气偏亢、邪热极盛证候,故其关键在于里热实证,包括实热、痰热、湿热、瘀热、水热互结在里,多与胃肠有关,故清代医学家尤在泾说:“胃者,津液之腑也。汗、下、利小便,津液外亡,胃中干燥,此时寒邪已变为热。热犹火也,火必就燥,所以邪气转属阳明也。”
    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既非太阳之表,又非阳明之里,其关键在于半表半里阳证,多与肝胆有关,包括寒热往来、气滞、肝郁、胆火上炎、诸孔窍疾患、淋巴结炎等。金代医学家成无己说:“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少阳受邪,故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提纲,其关键在于里虚寒证,包括虚寒、水湿、血虚、气虚等,多与脾胃有关。名医程扶生说“此言太阴总证也。太阴之脏为脾,太阴之脉入腹,故腹满时痛吐利,为太阴病也。食邪在腹,则秽行而利减,此寒邪在脏,故自利日益甚也。阳邪所干,则痛而暴烦。此阴邪在腹,故腹时自痛也。盖邪逼于上则吐而食不下,邪逼于下则利甚而腹痛,上下交乱,中州无主,此但可行温散,设误下之,则在下之邪可去,而上之邪陷矣,故胸下结硬。”
    少阴病的关键在于里虚证,多处于六经病后期危重阶段,与心肾相关。《医宗金鉴》记载:“少阴肾经,阴盛之脏也。少阴受邪则阳气微,故脉微细也。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少阴受邪则阴盛而行阴者多,故但欲寐也,此少阴病之提纲。后凡称少阴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厥阴病见于六经病末期,病情复杂而危重,其关键在于半表半里阴证,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多与肝脾有关。厥阴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提纲。《医宗金鉴》记载:“此条总言厥阴为病之大纲也。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

六经辨病确定疾病方向

    太阳、阳明、少阳,谓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谓之三阴。从病之属性,三阳病多属于热证、实证,概括为阳证;三阴病多属于寒证、虚证,概括为阴证。从邪正盛衰来论述,三阳病正气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亢奋;三阴病正气衰,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虚衰。这充分说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六经辨病一经确定,即可在治病中筛选方证。方证一出,方剂药物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说的“六经辨病,病证相应,证方一体,方药对证”。这样,病证方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既有行云流水之妙,亦有循证链条之实。六经辨病确定疾病方向,方向既定,选方用药方能更加精准。
    六经辨病亦可比喻为“6个篮子”,分别为太阳病篮子、阳明病篮子,依此类推。临证时,先将诊病放入适当篮子,再据标准化诊断要点,寻找方证,匹配方药。每个篮子皆有若干方证,比如,太阳病篮子有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大青龙汤方证、小青龙汤方证等。如此诊疗具有精准性与可重复性,用“靶子理论”解释就是“命中靶子,常中靶心”。
    传统中医千人千方,从四诊采集、病因病机分析、证型判定到处方用药,皆取决于医家主观性能,其知识结构、用药经验、学派传承、思维创新等皆为影响因素,故而不同医家辨证论治结果有显著差异。然而,六经辨病创客观标准与诊断指南法式规则,对号入座,可减少主观臆测与经验偏差,亦无时方理法与方药有缝对接之弊。此正是“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的说法。
    六经辨病需要兼容其他因素。《伤寒论》秉岐黄之学,发汤液之旨,不但总结六经辨病规律,还规定了主证、兼证、变证与夹杂之证。六经主证是辨病的核心,占有主导地位,决定着全局;先确定主证,方能突出辨病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主证既抓,则纲举而目张,主证既除,兼证、变证、夹杂证则迎刃而解。此外,六经辨病应与脏腑、经络、气化、病位等有机结合,综合辨证施治。脏腑是人体功能的核心,影响着全身各个功能系统,而各个功能从属于脏腑,所以脏腑病变应从多方因素研究探求;经络根源于脏腑,分布全身,运行气血;气化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汇聚,人体罹患疾病,则气化活动必有变化,气化离开脏腑经络就无物质基础,脏腑经络离开气化就无功能活动;至于疾病部位,时常有显著特征,只要准确把握,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证之精微之处,古人称之为机,凡事物初现端倪就可推测事物的始末。医者因象识变、见微知著,不仅要勤奋好学、师良友益,还要依赖其多思善悟。古人云:医者意也,非教条也。“意”字道出医家的神思妙用和追求工巧的特质。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