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知母贝母
白鲜皮
1
11 1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知母贝母
 

知母贝母
□培 松

   提要:中医学博大精深,非得下一番深功夫方能洞悉,非得经久累月地摸索方能精到,才不致生出知母贝母的笑谈。
    成语知母贝母出自冯梦龙的《广笑府》。讲的是一个开药铺的药商,有一天因事外出,让他的儿子打理药铺,结果一个人来买牛膝、鸡爪、黄连几样药,药商的儿子稀里糊涂不识药物,半天没找到,于是割了自己家里耕牛的一条腿,斩了一只鸡的两只脚,卖给了买药人。药商回家后问他儿子卖了什么药,听了儿子所讲后哭笑不得,感叹说:“如果客人要买知母贝母,你岂不要连母亲都卖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挺有意味,讽刺了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告诫人们要多学习,多积累,否则事到临头就抓瞎,不是出洋相,就是闹笑话。
    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博大精深,非得下一番深功夫方能洞悉,非得经久累月地摸索方能精到。囫囵吞枣,一知半解,错诊误断,轻者耽误患者病情,重者还会闹出人命,上演庸医杀人的悲剧。
    杏林学苑,除了上述知母贝母的典故外,还有一个因为搞错草药出事的。这个故事广为人知,中医师傅们常常讲给初学者让其引以为戒。话说有一个卖药的老人,收了个徒弟,刚学了一年半载,徒弟就骄傲自满起来,言行狂妄,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另立门户。师傅三番五次地劝说,都无济于事。后来,师傅就对徒弟说:“你现在可以出师了,收拾一下行李,走吧!”徒弟听了,傲慢地说:“如果师傅再没有什么可教的,我马上就走,保证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堂来。”师傅临别时提醒徒弟:“有一种草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病情辨别不清,吃了后会出问题的。”徒弟听了,不以为然地问道:“什么草药?”师傅说:“是无叶草。”徒弟满不在乎地问:“这药怎么啦?”师傅语重心长地说:“这种草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有四句话你要牢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旦弄错,就会死人。”徒弟心不在焉,不耐烦地点点头后,扬长而去。他压根儿就没把师傅的叮嘱记在心上。
    一别两宽,师徒二人各卖各的药。师傅不在跟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认识的药虽不多,却什么都敢用,没过多久,就惹下了大祸,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患者。死者家属哪能善罢甘休,就把他告到了官府。一经审问,他便把师傅供了出来。差役传来师傅,责问道:“你是怎么教徒弟的?让他用无叶草把人治死了!”师傅便如实把情况说了一遍。县官又问徒弟:“你还记得那四句话吗?”徒弟想了想说:“记得。”县官接着问他:“患者有汗无汗?你用什么药治的?”徒弟说:“患者浑身出虚汗,我用无叶草的茎治。”县官大怒,训斥道:“你这庸医,简直是胡治,患者已出虚汗,你还用发汗药,怎能不治死人?你为什么不牢记师傅的话?”于是,将其重打40大板,又判坐牢3年,师傅无罪释放。
    徒弟出狱后,找到师傅,痛哭流涕,承认错误,决定痛改前非。师傅原谅了他,并继续耐心地传他药理医道。因为无叶草使他闯过大祸,所以他就把无叶草叫麻烦草。后来,又因为无叶草的根是黄色的,故又改名叫麻黄。
    与上面两位糊涂先生比,古今在杏林勤学精进的模范先生亦不乏其人。流传比较广的就有华佗学医和被患者赞誉为“天医星下凡”的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的故事,至今读来,仍很有教益。
    有一年瘟疫流行,华佗眼见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甚至被夺去了性命,心痛不已。于是,华佗立志学医,只为解除患者的痛苦。随后,华佗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医术精湛的医者为师。拜师后,师傅对华佗说:“这里有许多患者,你就专心伺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患者,一面细心观察每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一干就是3年,他懂得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3年过后,师傅让华佗读医书、药典。从此华佗更是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寒来暑往,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说:“师傅病了,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众人都怪华佗不懂装懂,竟敢在老师面前卖弄。就在这时,师傅坐起来哈哈大笑:“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已,无不佩服华佗。
    叶桂是温病学派创始人,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著名医学家。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
    叶桂出身医药世家,从小熟读《黄帝内经》《难经》等,对历代医药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学,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17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
    当时有一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桂想去学但没人从中介绍。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因为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桂。叶桂专心诊治,几服药就治好了。赵某很感激,让叶桂改名换姓后引荐他拜自己的舅舅为师,因为古代中医特别讲究门庭秘传,技不外泄。叶桂在那里虚心谨慎地学针,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志昏迷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不能治。叶桂仔细观察,发现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就取针在孕妇肚脐下扎了一针,叫人马上抬回家去。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这个徒弟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叶桂,感慨不已,遂把自己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叶桂。
    除了精通医术,叶桂在其他学问的研究中也具严谨精细的治学精神,博览群书,使医术和学术相得益彰。他主张“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虽久负盛名,仍手不释卷,始终保持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