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转型发展期公立医院如何提升文化力
输血是不是输“新鲜血”更好
内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1
11 1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内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内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周朋利 韩新巍

   年长的医生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病情危重的急诊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四肢冰冷、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肚子逐渐膨隆,穿刺腹部可以抽出不凝固血液,大部分患者终因诊断不清,治疗无效,在十几或二十几分钟内丧命。一个正常人怎么会突然腹腔大出血导致丧命呢?这很可能是内脏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随着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如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内脏动脉瘤被发现,包括大量无症状、未破裂的内脏动脉瘤。内脏动脉瘤包括脾动脉瘤、肝动脉瘤、腹腔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肠系膜下动脉瘤和肾动脉瘤,还有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内脏动脉瘤与脑动脉瘤、主动脉动脉瘤一样,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血管疾病,发生率占人群的0.2%~2.0%,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中膜变性、感染、肌纤维发育不良、先天发育异常、外伤、动脉炎等。
什么是内脏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又分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真性动脉瘤简称动脉瘤,因各种原因导致正常血管壁薄弱、张力差,在血管内平均压力为10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的血流冲击下,血管管腔异常扩张而成,瘤壁是变薄萎缩的动脉壁。假性动脉瘤是各种原因导致动脉血管壁破裂,动脉高压血流进入破裂的动脉周围组织间隙内被包裹,形成一个充满血液的囊性占位,囊腔与动脉管腔沟通,其囊壁由血管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构成。
    无论是真性动脉瘤还是假性动脉瘤,瘤体破裂大出血是最严重的致命性并发症,致死率高达25%~70%;动脉瘤瘤体直径的绝对大小与破裂的风险并不相关,但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例关系与破裂密切相关,动脉瘤的高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越大,其瘤壁越薄,破裂风险越大。
    导致动脉血管壁破裂的因素均可形成假性动脉瘤,如创伤、医源性操作、炎症或感染、胃酸腐蚀、胰液消化等。医源性操作是假性动脉瘤发生的首要因素。一些富血管性恶性肿瘤内部具有大量畸形动静脉,畸形血管团异常扩张破裂并发致命性出血,也可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的诊断
    内脏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腹腔内者,缺乏特有的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误治;若出血在相应腹部生理管腔内(如胃肠道内)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出血在泌尿道表现为尿血等。
    内脏动脉瘤体积较小或动脉瘤体积稳定不变者,可无任何症状,往往在做相关影像学血管成像时偶然被发现。腹部CTA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可显示内脏动脉血管某一区域局限性异常扩张,或者与血管相连的一个强化显影囊腔。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多在考虑做介入治疗时才进行,不单纯用于诊断内脏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内脏动脉瘤一旦形成不会自行消失。治疗有两个基本原则:一经发现尽早治疗,一旦破裂出血应分秒必争紧急治疗。
    以前治疗内脏动脉瘤一般采用外科切除、搭桥或加固,但因创伤大、风险高,患者难以承受。现在,治疗内脏动脉瘤基本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风险低、康复快。发现内脏动脉瘤应尽早治疗,治好后应尽可能定期随访。介入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使用弹簧圈、NBCA胶(一种胶水)等,栓塞内脏动脉瘤或载瘤动脉,促使内脏动脉瘤纤维化、萎缩消失。栓塞方法有:1.“三明治”法,即分别栓塞内脏动脉瘤的近侧动脉主干和远侧动脉分支。2.填塞法,即用弹簧圈将动脉瘤腔填满,同时栓塞动脉瘤近端供血动脉。3.围堵法,对于存在丰富侧支循环的内脏动脉瘤,导管无法到达靶部位,将周围潜在的侧支动脉彻底栓塞,使内脏动脉瘤血流停滞,形成血栓而愈合。4.内支架辅助栓塞法,支架维护载瘤动脉通畅,协助栓塞内脏动脉瘤瘤腔。
    二、覆膜内支架隔断术:将覆膜支架植入载瘤动脉的内脏动脉瘤区域,跨越内脏动脉瘤,隔断血管腔内的正常血流,使内脏动脉瘤血栓形成、纤维化而愈合。
    三、密网内支架术(血流导向术):支架网丝致密编织,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大量涡流,促使内脏动脉瘤血栓形成、纤维化而愈合;而且瘤颈区内皮化速度越快,内脏动脉瘤越能达到解剖化愈合。
    四、双层内支架技术,采用2个或以上的普通内支架植入,支架网丝相互重叠增加网丝致密性,改变瘤内血流动力学,促使瘤内形成稳定的血栓而愈合,且不影响分支动脉供血。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