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王好古及其学术思想浅述
养生要时刻跟着太阳走
菟丝子
小儿发热腹胀重在消导健脾
1
11 1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养生要时刻跟着太阳走
 

养生要时刻跟着太阳走
□翟红斌

   谈到养生,有些中老年人张口便说:“我很注意养生呀!每天五六点钟起床,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竞走、做耐寒锻炼,平时多吃水果,早晨起来先喝一杯水,样样不少啊。”说得头头是道。而更多的年轻人,则凭着自身体力充沛,精力旺盛,长期熬夜,昼夜颠倒,总感觉疾病与自己无缘。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古人早已告诉我们,养生要时刻跟着太阳走。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古人告诉我们,阳主外,阴主内,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阳气在白天主司于体表。阳气由早晨的初升,到日中的隆盛,到日西的虚衰,阳气潜藏,汗孔关闭。然后夜幕降临,阴气占据主导地位,由傍晚的灯火初上、到子夜的阴寒极盛,到凌晨的曙光显现,迎来黎明,开始新的一天。这是一天阴阳消长盛衰的过程。
    如此循环往复,昼夜更替,五星周旋,四季轮回。正是这一不变规律,孕育了万事万物。既然天地孕育了万物,万物就不能逃离阴阳、日月、天地的影响。人体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根据阳气初生、隆盛、潜藏的不同时间,调节起居,安排作息。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脱离自然谈养生,如黄昏时分劳动筋骨、加班加点,则扰动阳气使阳气难以收敛而耗散;或置身于雾露之中,则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或冬天凌晨就跑步锻炼,则寒邪袭表、寒气入里,使表里受寒致阳气受损等。不明这些养生之道,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人终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机紊乱,形体衰薄,直至疾病发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从以上得知,春三月、夏三月,都是夜卧早起,秋三月是早卧早起,冬三月是早卧晚起。为什么不一样呢?
    春天来了,太阳较冬日早早地爬出了地平线,白天逐渐延长,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绿油油的庄稼,满山遍野的桃花,一派生机勃勃之象。此时的人们,宜晚卧(适当)早起,感受阳光的温暖,让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随着春日的升发而生发,从而使人体顺应天地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夏天来了,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开花结果,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人来说,此时也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此时必晚卧早起,使阳气开通宣泄,让我们体内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开展如同夏日一样处于蕃秀、隆盛的状态。
    秋天来了,是自然界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此时,人们应该早卧早起,晨起时应与鸡打鸣的时间一致,使情绪保持安宁,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同时精神内守,以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要使意志外驰,以保持肺气清肃。与秋天的特点相适应,逐渐收敛浮越在外的阳气,以应冬季的来临。
    冬天来了,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季节。此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们应早卧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要避寒防寒,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冬天进补,开春打虎。有了冬天的收敛潜藏、沉淀积蓄,春天方能厚积薄发。
    春夏秋冬,各有其不同的季节特点。人生四季,就是有若干个一年四季组成,而一年四季就是人生四季的缩影。只有跟着太阳走,随着节令的变化、阴阳的消长,使人体的阳气顺应天地而时刻与四时保持一致,阴阳合和,阴平阳秘,该升的升,该藏的藏,一升一降,一张一弛,升降自如,张弛有度,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方能蓄势待发、颐养天年。正所谓“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黄帝内经·素问》中黄帝将会养生的人由高而低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等,而他们无一不是法则天地、象似日月、逆从阴阳、调于四时、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之人。细想古人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万类深藏,而古人也会居家不出,绕炕而坐,纺花织布,添加新衣,打两件家具,上房修理一下房顶。如此,悠然自得,恬淡虚无,去世离俗,精神内守,安然度过一生。此古人之治身也。
    而现在谈及养生,人们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但如何正确养生,要从经典中求,从古人那里找。如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一部分人越吃身体越糟糕,究其原因,是水果大多性寒,针对脾胃虚寒之人,无异于雪上加霜。还有,到底每天早晨什么时间起床合适,其实也要跟着太阳走,太阳升得早就早起,太阳升得晚就晚起,太阳什么时间落,就什么时间休息。
    长期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更不用多说,本该主静主敛主藏的夜晚,却扰动阳气,阳气外散,阳不入阴,致使机体不能顺应天地之气得以休养生息,而出现脏腑功能的下降和气血的虚衰,这就是年纪轻轻白发、脱发、长斑的主要原因。即便此时无明显不适,《伤寒杂病论》也早已告诉我们:“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各种不适将会逐步发生。
    大道至简,所谓养生,养的就是春夏秋冬的四时之气。而具体怎么养,就是要时刻跟着太阳走,与太阳的运行保持一致,使自己的生命活动顺应天地大道。
 (作者供职于郑州金水中易中医门诊部)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