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传导性生物陶瓷棒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 □陈献韬 张蕾蕾 文/图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骨科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球有超过2000万患者,其中在中国超过700万人患该病。ONFH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好发于20岁~50岁人群。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在1年~4年内出现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并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发明了许多治疗方法并用于治疗ONFH,但是由于ONFH的病因不明确,因此它仍然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关于ONFH病因的说法很多,但是最终共识是股骨头血管系统的损害。正常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骺动脉网与支持带动脉系统。上、下、前支持带动脉源于股骨颈动脉C形动脉环上的分支,其构成股骨头的单向血流,一旦损伤很难恢复。大量研究也证明坏死区代偿性的血管修复被硬化骨所阻隔,这意味着ONFH无法通过机体完成自然修复,最终将导致股骨头塌陷。 以前的研究中提到了多孔生物陶瓷的血管传导能力,表明多孔生物陶瓷的内部结构与血管化有关。大孔直径为500微米~600微米,内联直径为120微米的多孔生物陶瓷被认为有良好的微血管传导能力。 在这次的研究中,我们将这种具有上述多孔结构的血管传导生物陶瓷棒(ABR)用于治疗ONFH,它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将丰富的血液从大转子带到股骨头坏死区。随着材料的降解和新生血管的生长,坏死区自然修复,股骨头获得生物力学支持。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已经在中国的多家医院得到应用,已注册了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本文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证实了该疗法的可靠性,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评价。
材料和方法
β-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β-TcP)由高纯β-TcP粉末制成,由中国上海的一家公司设计和生产。该公司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球形颗粒表面化学溶解,形成有机支架。孔直径和连通直径分别受筛分和反应时间的控制。将β-TcP泥浆涂抹在支架内,干燥、脱胶和烧结后制成生物陶瓷。该技术包括3个要素:1.可控微结构的白色不规则多孔颗粒(孔径和连通直径分别为500微米~600微米和120微米,孔隙率为70%),直径为1毫米~3毫米。2.白色不规则致密颗粒(孔隙率7%),直径1毫米~3毫米。3.白色圆柱形多孔生物陶瓷棒(直径10毫米,长80毫米),宏观结构与多孔颗粒相似。
手术技术
使用特制工具(专利:CN102038544B)完成手术。手术前,对所有外科医生进行培训,并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手术。 对患者进行全麻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转子下20毫米处向股骨颈中央打入导针,正侧位X线透视观察导针位置。 以导针为中心纵行做12毫米长全层切口至骨,随后钻入直径12毫米的空心钻至股骨头软骨下5毫米,形成骨隧道;在钻头钻入的过程中收集骨泥和骨髓液;将潜行刮刀推送至骨隧道底部,顺时针旋转控刀手柄,逐步展开刀片,随后顺时针转动旋刮刀柄,刮除坏死骨区域。 透视确认清除达标后,收拢刀片并撤出潜行刮刀;将多功能植骨器插至骨隧道底部后回撤30毫米,打压植入混合有骨泥和骨髓液的混合生物陶瓷颗粒(密质生物陶瓷颗粒5克+多孔生物陶瓷颗粒3克),最后将浸泡过骨髓液的多孔生物陶瓷棒(直径10毫米,长80毫米)通过植骨器管道尽可能深地植入骨隧道,清洗和缝合切口。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0分钟。
效果评估 患者术后接受康复训练。3个月内扶双拐,术肢不负重下地行走,另外需要注意加强卧床锻炼,以防止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3个月~6个月后,根据患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来证实植骨的愈合情况,从而决定是否允许患者用单拐辅助行走。
我们应用微创ABR技术治疗了62名(女性17名,男性45名)ONFH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49岁(17岁~76岁)。骨坏死的病因分别是:滥用酒精30例(48.39%),应用糖皮质激素15例(24.19%),创伤后6例(9.68%)和特发性11例(16.13%)。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依据是髋关节的症状和影像资料,当X线片无明显异常时,MRI(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 按ARCO(目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方法)分型,Ⅱ期43髋(59.72%),Ⅲ期29髋(40.28%)。按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标准,C型14髋(19.44%),L型58髋(23.61%)。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适用于髋关节患者的疗效评价)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术后,患者进行X线检查,我们发现ABR和骨通道之间有缝隙。颗粒的边缘很锋利。术后6个月,骨组织部分长入ABR,颗粒边缘开始变模糊。 手术一年后,缝隙消失了,颗粒被整合到周围的骨头中。大多数植入的材料被新的骨头取代,并且股骨头坏死在两年后得到修复。 根据射线照相结果评估,观察到23髋(31.95%)的髋关节有所改善,24髋(33.33%)的髋关节保持稳定,而25髋(34.72%)的髋关节治疗效果较差。 我们平均随访患者26.74个月,髋关节总生存率为90.27%。 在我们随访期间,2例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术。在ARCOⅡ期和ARCOⅢ期患者中,分别有43髋中的18髋(41.86%)和29髋中的5髋(17.24%)表现出改善(P<0.05)。对C型CJFH的8髋(57.14%)和L型CJFH的15髋(25.86%)也观察到改善的结果(P<0.05)。44岁以下患者的结果优于老年患者(P<0.05),但不同病因之间未观察到差异(P>0.05)。
总结
ONFH被认为是一种难治性疾病,通常会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和退化。保留髋关节的手术,例如髓芯减压术、股骨截骨术和非血管化骨移植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技术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因为它们无法恢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降解性。此外,我们先前的研究揭示了多孔β-TCP生物陶瓷的血管传导特性与宏观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用于治疗ONFH。 该操作的4个主要指导原则:1.ABR引导大转子的丰富血流到股骨头,携带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干细胞以修复坏死。2.用扩孔铰刀清除股骨头内的坏死组织,然后将生物陶瓷与自体骨泥和骨髓混合移植,增强植入物的生物活性。3.通过髓芯减压,释放骨内高压,减轻疼痛,为组织修复提供基本环境。4.密质骨和多孔颗粒骨植入提供了术后早期软骨下骨的机械力学支持,而不会破坏多孔颗粒的结构。随着生物陶瓷的降解和新骨的形成,股骨颈和头部的机械强度逐渐恢复,直到生物力学支持完全恢复。 ABR治疗ONFH的成功率接近血管化腓骨移植。此外,ABR治疗还具有以下优点:1.将大转子的血管引入股骨头,从根本上解决了ONFH的供血问题。2.植入物是可生物降解的β-TcP陶瓷,不影响MRI检查或关节置换。3.生物降解和成骨过程同时发生,机械强度的增加与新骨的形成有关,直到永久的生物力学支持。4.微创外科手术以及专用器械可减少手术难度和时间。 对于CJFHC型坏死,该治疗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于其位于股骨头中央部分的原因,从而减少了对软骨下骨的影响。治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应证:1.疼痛或功能受限;2.患者对保髋手术愿望强烈;3.ARCOⅡ和ARCOⅢ期;4.软骨下骨无明显分离。 总之,应用ABR治疗ONFH可以延迟甚至终止股骨头坏死的自然发展。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患者的髋关节保护效果显著改善,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它为疾病的早期和中期提供了新的微创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