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 □张建军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组织自内环突入腹股沟管形成的疝,因外环狭窄,不能还纳,伴有某些临床症状,如腹痛和消化道梗阻,且已有部分血运障碍。 由于嵌顿性腹股沟疝发病急,一经确诊,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包括高位游离及还纳疝囊或高位结扎疝囊术、疝修补术等。若不能及时处理,严重时患者会因为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76岁的王老先生患左侧腹股沟疝20余年,由于惧怕手术,长期用疝气带捆绑,非常痛苦。后来,王老先生突然感觉左侧腹股沟区剧烈疼痛,而且出现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块,他认为多卧床休息,疝气就会自行回去,但24小时后疝气不仅没有还纳,还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左侧腹股沟区皮肤红肿等临床症状。 王老先生急诊入住普外一科,因“左侧腹股沟嵌顿疝、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探查术。 术中,我们发现患者回肠嵌顿在左侧腹股沟区的疝囊内,嵌顿部位以上的小肠弥漫性扩张,遂松解疝环、还纳嵌顿的回肠,同时发现肠管充血、水肿,肠壁有紫斑。 用温盐水纱布湿敷15分钟后,嵌顿的回肠肠壁的颜色逐渐变为淡红色,蠕动和系膜血管搏动良好。我们在腹腔镜下用免固定补片修补左侧腹股沟区缺损。 术后3天,王老先生病愈出院。 这位老先生是幸运的,虽然嵌顿了24小时,但是嵌顿的小肠没有坏死,他的腹股沟疝得到了一期修补。 在我们用腹腔镜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病例中,超过12小时的嵌顿疝,多发展为绞窄性疝,只能进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肠切除肠吻合或结肠造瘘术,1个月~3个月后再进行二期疝修补术。这样做,不仅会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风险,而且术后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 腹腔镜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一般选择经腹腔入路(TAPP),术前或麻醉后腹股沟疝还纳后,也可选择完全腹膜外入路(TEP)、杂交经腹腔入路(TAPP)。 腹腔镜疝手术一方面可以让医生完整地了解腹腔内的情况、明确疝内容物的性质,避免膀胱、结肠等脏器的损伤;另一方面可以使嵌顿的肠管复位后,肠管系膜血管能够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更好地恢复血运,降低肠坏死的发生率。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疝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患者最直观的体会是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很小,切口不在张力较大的腹股沟区域,而在较松弛的中腹部,因此术后疼痛感轻微,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止痛药;患者恢复较快,几乎不会发生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血肿形成等。 腹腔镜手术疤痕很小,或几乎看不见,因此美观度好。从疾病的治疗效果来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修补范围比常规的开放手术更大,而且在直视下操作,修补更确切。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