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我觉得离不开你们啦
在防治慢性病中得到历练
他把调心作为治病之本
虞城县人民医院
新安县人民医院
息县人民医院
中国人寿:总保费突破6000亿元背后的“大逻辑”
1
11 1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在防治慢性病中得到历练
 

在防治慢性病中得到历练
□刘 庆

   我是2010年的国家首批订单定向医学生,2015年7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并获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2018年10月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如约回到李店镇中心卫生院工作。
    面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同事和有别于培训医院的工作模式,我彷徨了;看到卫生院的诊疗设备不完善、药品不齐全等,我迷茫了。面对困难,我选择积极应对,想用自己所学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在坐诊时,我牢记一位全科医生肩上的职责,不只看患者的身体病,还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诊治每一名患者。刚开始,因为不被附近的群众所熟识,所以来找我就诊的患者并不多,一天下来就诊的患者基本上是个位数。对此,我主动承担起卫生院的慢性病宣传教育工作,帮助群众办理慢性病手续等。这样,来就诊的患者逐渐多起来,我适时讲解慢性病防治知识与服药注意事项等。比如卫生院的“常客”——张大爷被糖尿病困扰多年,已经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现应用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当他得知卫生院来了一位“大学生”医生时,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就诊。我接诊张大爷后,通过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发现其除了血糖、血压不达标,还出现了冠心病、脑梗死并发症;我通过详细询问,发现他的饮食结构、服用药物不合理等。于是,我与张大爷共同制订饮食计划,重新调整治疗药物等。一个月后,我随访时,发现张大爷的血压、血糖基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头晕和胸闷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现在,张大爷逢人就说:“卫生院的刘医师不仅医术高,服务态度还好。”这样,在诊疗服务中,我得到了患者的信赖,也得到同事的认可。我认为,很多慢性病患者用药物治疗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和同事一起积极学习诊疗方案,指导患者做好防护。当辖区出现一名疫区返回的发热患者时,我积极与上级医院联系会诊,叮嘱患者居家隔离,口服药物治疗,并每天打电话询问病情。在疫情严峻时期,面对爱人和年幼的女儿,我很紧张,担心防护不到位连累家人。有时,为了不接触家人,我让他们把饭菜放在诊室门口,等他们走了我再取回饭菜,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家人的背影。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和综合能力,努力为基层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而努力奋斗。 (作者供职于社旗县李店镇中心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