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22年建成15个省医学中心 |
|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河南在加快建设心血管、儿童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创建中医、呼吸、神经疾病、肿瘤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同时,2022年年底前,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级医院建成心血管、神经疾病、儿童、肿瘤、眼科等15个省医学中心。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行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行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能力提升行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行动、科研能力及人才队伍提升行动,到2022年,实现全省公共卫生领域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更加健全,物资保障、信息、科技、人才等支撑体系更加坚实的发展目标。 在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方面,河南提升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和防控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改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建设应急作业中心,改造提升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完善检测设备配置;提升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置移动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统筹满足区域内快速检测需要;提升县级疾控中心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推进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 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方面,河南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强传染病区、重症监护病区建设,改善感染、呼吸、重症等专科设施条件,提升公共卫生检验检测、科研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承担全省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任务;每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依托1所~2所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加强传染病区、重症监护病区、中医药科室建设和设备配置,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比达到医院编制床位的5%~10%;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救治能力,每个县(市)依托1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县级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改善传染病区、重症监护病区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救治设备配置,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比达到医院编制床位的2%~5%,2021年年底前建成符合标准的可转换传染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建设,2022年年底前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规定的建设标准和服务能力标准;借鉴方舱医院和人防工程改造经验,提高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标准,使其具备能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2022年年底前每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至少有2处,每个县(市)至少有1处公共建筑可在应急状态时转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或后备救济救灾场所。 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除了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医学中心外,河南要求每个省辖市重点建好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1所公立儿童医院,全部达到三级水平;每个县(市)重点建好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建成105个县域医疗中心,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2022年年底前实现县级“三所医院”达标建设全覆盖。 在实施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能力提升行动中,河南统筹整合已有应急储备资源,健全全省统筹安排、分级储备、统一调度的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体系,进一步增加储备品种、扩大储备规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专用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建立医药储备信息平台,加强储备管理;选取若干物流枢纽城市和人口大市,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储备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依托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医疗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充实医疗防护物资、重点救治药品及医疗救治设备储备,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随时调用。 河南还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快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围绕肺病、骨伤、儿科等专科和专病领域,建设25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0个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提升区域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建成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医重点专科诊疗中心;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实施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行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针对密切接触者、儿童及有慢性基础病的重点人群提出不同的预防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挖掘整理经典中医药预防、救治、康复药方,收集筛选民间中药单方验方和技术,推进中医药技术储备和研发生产,推动临床创新成果产出。 河南还实施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行动,依托省级政务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统一规范、功能齐全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完善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相关专业数据库,接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数据向上集中、应用向下延伸;充分运用5G、区块链等技术,加快建设标准统一的省、市级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实现医疗健康领域信息集成、共享和分析应用,发挥健康大数据在疫情监测、病毒溯源、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在实施科研能力及人才队伍提升行动中,河南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构建我省新型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能力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储备能力;支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项目、成果、人才培养水平,力争2022年年底前创建成功;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巩固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医学中心,采取省内、国内、国外3种培养方式,2022年年底前为基层培养6000名医疗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