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仙人余粮”——黄精
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感
《三国演义》里的辨证施治
桑寄生
我国古代的几次“战疫”
1
11 1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感
 

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感
□徐 浩

   首次接触到《黄帝内经》一书是在8年前,当时作为一名大学医学生,接触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觉得是应该了解研读,更多的是它可以给我很多启示,它作为医药学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大学时研读其中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运用至今,自觉受益匪浅。
    现代人习惯于夜生活,上午很晚才起床,从大学生活到以后参加工作,经常在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当中,熬夜、早上赖床、不吃早饭、睡到日上三竿、厌烦工作、玩手机打游戏等,也不知道我们是在充实着生命还是在折腾生命,短时间内身体无异常,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身体发虚,每天没有活力,像个幽灵般飘在这个空间里……显然这个习惯是有悖于天地之道的。
    在刚上大学时,由于刚从高中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觉得自己还年轻,认为养生离我还很远,老了再养生也不迟。在读完《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后渐渐地发现养生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就是: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夏季的三个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人们应当夜卧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秋季的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人们应当早卧早起,和鸡活动的时间相仿;冬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们应该早睡晚起,一定等到太阳显露时再起床。但是这个夜卧也不要超过晚上11点,晚起也不要超过早上8点,要追寻太阳的节律。
    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轮转,生生不息,那么我们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运用,或者说是模仿呢?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二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二季保养阴精的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养生的根本规律,所以能同万物在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这些方面保持一致。
    春三月,万物复苏,所有的事物刚刚苏醒,人们在这个季节也要像刚苏醒一样,做任何的事情、动作、锻炼,都要慢慢地,不能操之过急,剧烈活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根据月份循序渐进,也是为夏季做一个准备活动,如果违背了这个季节,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肝脏。
    夏三月,烈日灼心,万物华实,无厌于日,虽然夏季天气炎热,但是也不要厌烦阳光,在夏季是将沉积在体内一年的废物排出去,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顺着夏季太阳的阳气,如若害怕夏季毒辣的阳光,而整日待在空调屋内,久而久之就会积累肺疾,冬季就成了重病。
    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收敛神气,秋季则以收敛为主,因为秋季天气逐渐变凉,秋季到来要逐渐缓下来,就比如做了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停下,而是需要做一些整理动作,避免肌肉内乳酸增多,相同的道理,夏季做了剧烈运动后,到了秋季要逐渐收敛,如果违背了久而久之则会加重肺疾。
    冬三月,需闭藏,在这个季节要早睡晚起,不能剧烈锻炼,要学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如果违背了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肾脏。
    综上所述违背了养生之道的根本规律,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毁坏人的身体。违背了它,疾病就会产生;而适应它,疾病就不会患上。打一个比方,就像是得重病了才去治疗,上战场了才去磨枪,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而是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在读过《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后,我的感受很深,得到了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而养生调神,防止疾病发生,以确保身心健康,适时形体活动、精神调摄,顺应天地交感的规律以保全“生气”的道理,虽不知能达到多高的境界,但相信还是大有裨益的。虽然《黄帝内经》篇幅较多也没能研读完毕,但仍能从中窥出它的伟大,在今后我将继续好好研读该书,并把它切实运用到平常生活及临床中。
 (作者供职于浚县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