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郑东新区为例 探索城市新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朱熹向左 阳明向右
肾上腺肿瘤的介入治疗
1
11 1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以郑东新区为例 探索城市新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杨松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批矗立于现有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城市新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新城区的建设合理配置了城市资源,壮大了城市母体,但普遍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等问题。
    此外,2016年以来频发的疫苗事件,将预防接种工作推到了社会关注的制高点,老百姓对疫苗的认识更加深刻、接受度更高、接种服务需求也更高,社会、媒体开始聚焦疫苗的渠道、储存运输、接种管理工作。随之,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修订、出台了多个疫苗相关条例和规范,对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郑东新区地处郑州市区东部,截至2020年,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1名同志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方面是国家、社会对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急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管理工作难题,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免疫规划管理道路。

拟解决的问题

   郑东新区,辖12个乡(镇)办事处和2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入住人口近200万人,共有常规接种门诊12个、产科接种点7个、乡级接种点1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1个,服务适龄儿童近5万人。
    当前,郑东新区正处于经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管辖范围的扩大和服务人口的增加,郑东新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工作亟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破解郑东新区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与预防接种服务需求更高、标准更严格之间的矛盾,确保郑东新区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开展。
    二、改变靠工作人员手工登记、报告和统计预防接种信息的传统预防接种服务模式。
    三、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缓解接种高峰期带来的人员拥挤、排队情况,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接种服务。

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破解机构、人员困境

   为了缓解郑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与持续增长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第二十九条规定: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向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或者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按照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购买,所需经费列入卫生经费预算。
    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经报请郑东新区管委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部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能委托给郑东新区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承担,并于2017年5月,依托该院建设了疫苗储存冷库1个、购置疫苗冷链运输车1辆,并由该院委派专职人员负责对上(疫苗领取)和对下(疫苗配送)工作,实现了疫苗储存和运输的全程冷链管理,大大提高了疫苗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

   二、整合医疗资源配置,增加预防接种门诊数量,扩充预防接种场所容量

   自2017年6月以来,诸多因素导致郑东新区部分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加,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排队拥挤的情况。为有效缓解接种高峰期带来的人员拥挤、排队情况,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接种服务,郑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研究制定分流措施。
    一是制定紧急分流措施,要求各单位采取预约排号、开放会议室和办公室等场所、增派工作人员等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排队情况。
    二是制定根本性分流措施,增加预防接种门诊数量,扩充预防接种场所容量。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急需解决接种拥挤排队的情况下,积极协调3家综合性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1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扩容改造。
    为了确保4家接种门诊顺利开诊,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医院进行选址、设计、信息化配置、档案管理、申请备案;组织3家医院新进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到其他成熟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同时,协调郑州人民医院选派业务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新开门诊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技术指导。
    经过近两个月紧锣密鼓、加班加点的筹备,4家单位均按期完成了建设和扩容改造任务,至少能实现800名适龄儿童日接种量的分流,极大程度缓解了郑东新区接种门诊排队、拥挤情况。
    此外,接种门诊还配备了性能更加稳定的专用医用冰箱、冰柜,针对儿童的性格特点设计了卡通乐园式环境,儿童色彩浓郁,功能设施齐全,还贴心地为妈妈们设置了温馨的哺乳室,极大地改善了郑东新区的接种服务环境。

   三、加快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

   一是实现智慧化预防接种服务全覆盖。2018年,郑东新区12家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智慧化接种服务——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预约、登记、接种、留观和智慧管理一体化的智慧预防接种系统,实现了预防接种网上预约、电子签名、智能化预检分诊、智能化接种登记、疫苗扫码出入库监管、疫苗扫码接种、冷链远程监控等各种智慧化接种服务功能,有效避免了漏种、错种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排队等候、接种台前拥挤、留观难以保证等问题。
    二是郑东新区预防接种工作率先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郑东新区开通了预防接种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了全区预防接种证通过微信在线办理。家长通过关注“郑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足不出户通过微信在线办理新生儿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和打印孩子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证明。同时,家长只需输入宝宝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便能快捷地查询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下次需要接种疫苗的时间、疫苗信息、接种指南等,并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咨询等。
    三是建立了疫苗流通全程追溯系统。2016年,郑东新区全面启用覆盖全区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疫苗流通全程追溯系统平台,实现疫苗按批次批号从疫苗生产企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到具体接种给某个儿童的全流通过程全程可追溯。

   四、抓实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一是规范预防接种门诊资质管理,统一为预防接种门诊制作了标牌、资质认证书。
    二是统一档案管理,为预防接种门诊统一印制了接种台账登记本、出入库登记本、预检登记本等各种档案文书。
    三是规范疫苗接种告知,统一印制了疫苗接种告知书,新办证儿童人手一册,实现“一苗一剂次一告知”。
    四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开展预防接种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妈妈课堂”演讲比赛、免疫规划知识竞赛、最美接种医生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升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

取得的成效

   一、2018年1月,郑东新区代表郑州市参加了河南省免疫规划示范县十大亮点工程项目集中评审答辩会,所申报的“预防接种门诊便民服务建设项目”成功获评为河南省免疫规划示范县十大亮点工程项目。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破解人员、机构、公务车超编等困境,建设冷库、购置冷链车,确保疫苗冷链储运安全。
    三、通过门诊资源整合,合理规划接种门诊分区,改善接种服务环境,满足群众温馨、舒适、人性化的接种环境需求。
    四、通过多项信息化建设措施的推行,在为群众提供有序、高效、便捷、舒适的预防接种服务的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接种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接种过程中漏种、错种事件的发生。
    五、采取各种规范化管理措施,保证了疫苗安全,降低了接种风险,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
    六、多样化的培训举措,使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各接种门诊积极开展“妈妈课堂”知识讲座,架起接种人员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七、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县创建提供了必要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郑东新区管辖范围的扩大、入驻人口的增加、大量企事业单位的进驻,郑东新区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郑东新区免疫规划综合管理与市内其他区域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为群众提供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还面临巨大压力。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郑东新区卫生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压力,但政府购买服务只能购买基本服务,无力承担像示范区创建、示范门诊亮点工程项目、预防接种智能化建设等创新性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创新性、高标准发展。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