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李优良 郑晓平)血管通路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准备。日前,嵩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首次独立开展超声引导下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在填补该项医疗技术空白的同时,使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受益。 今年81岁的患者周某,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需长期透析治疗,接诊医师李新在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后,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且耐受力差,与科主任程铁毛制定治疗方案,并在超声引导下,首次独立完成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术后,患者即可进行透析,并能够满足血液透析的血流量要求。既往患者做此类手术,需前往省、市级医院置管后再进行透析。这样来回奔波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在为县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长期稳定有效血管通路的同时,更为血液透析患者打通了最快捷的生命通道。 程铁毛介绍说,长期导管具有独特结构,加之长达10多厘米的皮下隧道,使导管与皮肤紧密相连,大大降低了感染率,减少了出血风险,且不容易出现位置移动及打折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