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血尿的鉴别与诊治
武胜:用心倾听 探索心灵解码
爱耳要有“声” 人人享健康
肝转移癌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1
11 1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武胜:用心倾听 探索心灵解码
 


□王 婷  席 娜

   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郑州市八院)采访中,能明显地感觉到,二病区主治医师武胜有点被动且不善言辞,然而在病区见到他的时候,患者面前的他似乎又很健谈,充满热情与活力。问其原因,武胜说:“一见到患者,便会想尽办法找出致病根源并对症治疗,而沟通是基本功,至于自己,没有啥可说的,就是踏踏实实搞好专业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这才对得起一名医者的本心。”
    武胜的父亲是一名村医,从小他便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医学专业。从武胜毕业后来到郑州市第八院至今已有10年。十年打磨,有委屈、有困惑,然而更多的是患者治愈出院后的欣慰,可以说是辛酸与幸福并存。
青春期留意情感“双面人”
    在门诊中,武胜会遇到一部分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这类患者的情绪变化就像坐“过山车”,有时候口若悬河、活力四射,仿佛有用不完的能量;有时候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个患者,阶段性表现也会有落差。这些症状会对医生的判断产生一些误导,因而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13岁的晶晶(化名)前来就诊的时候,已经两个月没去上学了。武胜试图跟她聊上几句,可晶晶眼神闪躲、不敢抬头,谁离她近一点,她马上本能地往后退,偶尔回答一两句,一开口就会掉眼泪。询问孩子母亲得知,晶晶姐弟三个,她排行老二,平日里乖巧又懂事,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在诊疗中武胜发现,晶晶有着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她感觉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自卑且追求完美的性格,让她处处苛责自己。平时,她一个人包揽所有家务,把好吃的好喝的都让给姐姐和弟弟。然而,长时间扮演乖乖女的形象让她十分压抑,独自一人的时候,她常常暗自流泪,故意用小刀把手划伤,以此来释放内心的压力。经评估,晶晶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针对晶晶的情况,武胜给她进行了系统化的心理疏导、放松训练、认知训练加药物治疗等,让她尽可能多地宣泄情绪。在住院40多天后,晶晶康复出院。
    武胜说,近几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人群越来越趋向低龄化,青少年患者是常见的一类人群。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敏感细腻,家长除了要在学业上给予关注,还应特别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
警惕不易被察觉的躁狂信号
    相比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躁狂状态支配下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极高的创造力,这种正能量满满的表现看似喜人,然而事实上,这种“正能量”往往伴随着极端的思维、偏差的逻辑和轻率的行为。
    此前,武胜曾在封闭男病区轮转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患者令他至今难忘。30多岁的赵先生是一名销售人员,从事信用卡办理业务。此前的三四年间,他边工作边创业,注册了一家公司,经常坐飞机到处跑业务,一副忙忙碌碌的商务人士形象,自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而事实上,赵先生所有的资金来源都是由信用卡套现而来,平日里大方散财、疯狂网购、买房买车,负债累累,自己无力偿还,还要父母为其买单。家人也多次劝阻赵先生,但他丝毫不听,以父母耽误自己前程为由动手打人。
    近日,赵先生再次与父母发生争执,被警察送到郑州市八院。当时的他比较冲动、暴躁、极不配合,几度攻击医护人员。住院期间,武胜以朋友身份,先跟赵先生聊家常,慢慢走进赵先生的内心世界。经过心理治疗加物理治疗1个月后,赵先生恢复了自知力,两个月后康复出院。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疯狂创业,看似励志的背后,竟然是躁狂发作。那么,到底该如何分辨正常人的兴奋状态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躁狂状态呢?
    在武胜看来,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受躁狂症状支配的人,语速增快,滔滔不绝,甚至感到“舌头和大脑在赛跑”,说到口干舌燥仍无法停止。但稍微留神就会发现,患者说话的话题往往是跳跃的,脑子里念头一个接一个,但他们做事往往虎头蛇尾,做决定轻率不顾后果,动作不断,严重时有攻击性。因此,作为家人,一定要把好第一道关,警惕患者与平时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并及时就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