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周:警惕“盗取视力的小偷”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张逸尘 文/图
作为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68%,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520万人单眼盲、170万人双眼盲。目前,河南青光眼患者已超过50万人。 今年3月7日~13日是第14个世界青光眼周。3月10日,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举办义诊科普活动(如上图),希望患者通过早期筛查,尽早干预和治疗,保住更多的视野,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青光眼不能根治 青光眼是累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俗称“绿内障”,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还有一少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但也发生了跟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一样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这类患者叫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据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青光眼中心主任李海军介绍,大多数青光眼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偶尔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眼痛等症状,休息后可减轻,往往被患者忽视或误诊,等发现视力严重下降时已到中晚期,此时视功能已无可挽回。因此,青光眼常常被称为“盗取视力的小偷”或“沉默的致盲性眼病”。 有些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虹视”或者剧烈的眼胀眼痛/视力下降,伴同侧头痛,可能会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会因剧烈头痛到神经内科就诊,或因恶心、呕吐到消化内科就诊。 “要注意,青光眼是不能根治的,现有的治疗方式只能缓解症状。因此,青光眼的治疗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也强调随访,目的是发现可能存在的和可能进展的情况。因此,青光眼患者是否停药要遵守医嘱,并且要定期随访。”李海军说,“我们医生的目标是:挽救每一位患者的视力,维持患者在有生之年拥有有用的视力。” 直系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要小心 “家族直系亲属中有患青光眼的人要特别小心,其患青光眼的概率比较高。”李海军说,“我和团队在筛查的时候也会更注意那些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得青光眼的人。另外,年龄大于45岁,高度近视、远视,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等也是高危因素,偏执型的个性特点,也更容易让青光眼‘找上门’。” 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河南省青光眼学科带头人董仰曾说,不同的青光眼类型、不同的疾病阶段以及个体差异,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异,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激光、药物和手术。其中,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特别是对于初次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除非发展到视野缺损晚期。药物治疗一般以一种药物开始,要加强随访和观察,必要的时候逐渐增加不同种类的降眼压药物。当药物不能控制病情或者视野缺损已经到晚期,这类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部分青光眼患者还要考虑激光或者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本质上是一种没有外在手术切口的手术治疗方式。随着近几年医疗设备和手术技术的发展,青光眼手术从理念和操作上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展,逐渐向微创化发展。 青光眼患者可同时做白内障手术 对于青光眼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青光眼中心副主任医师刘茜说,青光眼手术有很多种,包括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手术、青白联合术、引流器植入术以及主要应用于晚期青光眼患者的睫状体破坏手术等。 “青光眼存在多种多样的发病原因和不同的临床类型,并且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不同的患者往往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由于每家医院的医疗设备差异和每个医生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不同,同一个患者,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手术方案。但这个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每种手术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有效降低眼压。”刘茜说。 “有些青光眼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白内障手术。”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青光眼中心副主任医师杨潇远提醒,“这是因为我国青光眼患者主要以闭角型青光眼为主。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着晶状体位置前移或者晶状体自身厚度增加。由于人工晶体厚度比患者自身晶体厚度变薄一倍以上,因此通过白内障手术置换晶体后,可以明显加深前房,加宽房角,也就是进一步开放眼内水的流出通道,在不影响视力的基础上缓解青光眼的发作。” 杨潇远提醒,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大多数是双眼发病,当一只眼急性发作时,对侧眼5年内急性发作的概率在80%以上。因此,单侧眼有发作史的患者以及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考虑激光治疗,虽不能彻底根治青光眼,但可以推迟发作时间、降低急性发作的概率。 |